熱度 38|
最近發(fā)生的一件事情讓我嘗到了一點新鮮的味道。
某晚,聯系不多的一個朋友發(fā)來信息。
“老高啊,怎么好久沒見你了?”
——“我休假了,昨天才來上班。你最近怎么樣啊?”
“哦,你回來了?。 ?/SPAN>
——“恩,休假回來工作都快忘干凈了?!?/SPAN>
幾分鐘過后,電話就打過來了。一通寒暄過后,他說有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邀請我去聽一個對中國未來發(fā)展趨勢的分析報告會。說這是他一個朋友組織的,那人是億萬富翁,邀請的都是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的企業(yè)家們。本來是沒有機會參加的,但是經過他的努力爭取來兩張票,對于這樣一場盛會100塊錢的票價當然不算貴。然后強調了我們關系好,兄弟情。你是有思想,不甘落后的人。第一時間就通知我了,把這個機會留給我。因為因為這時候他也在休假,不在我們生活區(qū),而且要去聽報告的劇場在另外一個地方(走高速大概50分鐘)。周六我們一起到那個市的肯德基門口集合,然后再帶我過去。
當時聽了這個消息我確實很高興,放下電話之后我開始琢磨這個事情,總是覺得有點蹊蹺。畫了幾個問號。
1.他已經工作了5年,我才來半年,論朋友關系,我們也就是點頭之交。對于這么一個非常珍貴的機會,他為什么會選擇留給我?
2他越是強調我們關系好,我人好,我就越是懷疑。因為我們沒說過多少話,何談了解一個人?
3第三,本來是去劇院聽報告,為什么要先到肯德基集合?直接到劇院門口碰頭不是更合理?
懷著這幾點疑問,我還是先確定這個報告會的真?zhèn)伟?。經過朋友的調查(朋友多了路好走,感謝那位朋友),說那根本沒有什么關于中國未來形勢的報告,劇場的周末預約是安利的培訓和市六一兒童節(jié)晚會。真相大白,我卻倒吸了一口涼氣。
前兩天又有一場宣講課程,他很尊敬的稱那些人是老師。又要帶我去參加,這次沒有提門票的事。但我依然沒去。
近年來傳銷害人的案例到處可見,身邊也有人深受其害。安利的盈利模式美其名曰“直銷”。據說還是中國合法的模式。但是那也需要從身邊的朋友做起,或許他也是加入安利不久,他說我們這市場空間非常廣闊,想要開辟這塊市場,難道我就是那第一塊“試金石”?從這一點上來看,他也是有良知的,既然安利那么好,產品好,服務好,又是發(fā)財之路,為什么不先分享給自己的鐵哥們,而選擇“照顧”了點頭之交的我?
俗話說的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這種從朋友身上開刀的營銷模式讓人深惡痛絕!你的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最好謹慎對待。因為朋友的遠近沒有明確的劃分標準,這種方式也是由遠及近的,利欲熏心,殊不知哪一天就輪到了你。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9-14 10:21 , Processed in 0.05105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