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驅動 — 面向21世紀的機械裝備技術
2002年5月
在模具產品日趨精密化的當今時代,機械制造業將面臨一場革命性的轉變。為了適應超精加工的需求,納毫米級精度的驅動技術將成為21世紀機械制造技術的主 流。作為模具制造設備生產者的日本沙迪克公司則以自身的實力率先在世界范圍內將這項技術引入電加工設備的制造領域,以線性驅動技術全面取代傳統的絲杠傳動技術,利用線性電機優良的動作性能,解決了以往傳統機械結構的設備尚不能很好解決的電加工技術難題,并以0.1μm的驅動技術領先于業界,使電加工設備的整體技術性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今天受沙迪克機電(上海)有限公司的委托,借此機會向各位介紹一下直線電機這一新興技術在沙迪克電加工設備上的應用情況和發展前景。從七個方面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直線驅動技術——沙迪克的驕傲
大家知道沙迪克公司是日本著名的專業電加工設備的研究和生產企業,憑著雄厚的研發能力和敬業精神在短短的時間里創造出了輝煌的業績, 70年代末80年代初,沙迪克以開發和生產MARK系列的電加工設備開始了公司的創業,之后,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推出了一系列的創新產品,并將其產品成功地推向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地,在20世紀行將結束之際,更是在業界率先成功推出了以直線電機為驅動系統的全新的LN系列的電加工設備,為世紀電 加工業的發展進程增添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新的亮點。沙迪克公司的不懈努力,以其精湛的技術優勢和以人為本的產品創意,不僅自身在業界牢牢地站穩了腳跟,更是贏得了用戶的信賴和愛戴,從而在這一領域的市場中占據了大片江山。當然以往每一次新系列的推出都標志著沙迪克公司在放電加工設備制造領域里的進步和成長, 但最具劃時代貢獻的當數近年來直線電機在電加工機床中的全面推出,對沙迪克公司來說,這一技術的推出幾乎是一個里程碑,結束了多年來在制造這類加工設備時受傳統結構思路的束博,為電加工技術的進一步拓展開辟了一片廣闊的天地。直線電機的應用不僅在精度方面全面超越了傳統結構機床,而且在性能上更適合于電加 工的加工特點,使電加工的應用范圍得以擴展,重振了電加工業的雄風,出色的加工性能使其沖滿無限魅力。由于沒有絲杠傳動間隙誤差,加上優越的動態響應性能,使得裝備直線電機驅動系統的機床能夠做到響應0.1μm驅動當量的位移,為納米控制技術在電加工設備領域中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說到納米技術這個當代科技前沿話題,我們近年來不斷地在有關高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的報道中有所了解,各行各業也在積極準 備,提升自身產品的科技含量,迎接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到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實際上納米概念已經滲透到自然科學甚至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之中,反映到制造業,現代納米制造技術已經涉及到了納米測量、納米精度定位和納米驅動以及摩擦、傳感、控制等技術,而納米量級的精密定位則是納米制造過程的基礎, 無論掃描測繪,超精加工,現代光刻還是束流加工技術等,都以高精度的定位為其基礎,在這里特別要提到的是,隨著當今世界IT產業的飛速發展,已經提出了與 之相適應的有關模具,其制造精度也要達到或高于微米級,這就說明,模具制造業中的部分精品也已經開始向納米量級進軍,而在納米量級工件的加工過程中,納米量級的移位是必不可少的。沙迪克公司正是把準了時代的脈搏,看準了現代技術的發展方向,尤其是電加工技術在這個領域中的發展機遇,義無反顧地朝這個方向進 行努力,并且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插圖2)正如沙迪克公司古川會長所講的那樣,今后,與IT(信息產業)相關的產品將會進一步期望小形化,高性能化, 機床也要求納米級的加工技術,古川先生甚至預言,直線電機的控制技術將成為21世紀的主角。沒有直線電機技術就談不上21世紀的機械技術。二:直線電機工作原理及發展過程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何為直線電機,直線電機到底有哪些優越性以及它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其實從電磁作用的原理上來講,直線電機和旋轉式電機并無多大差別,只不過直線電機的轉子(通常我們稱之為動子)和定子分別都做成平板狀,通電后,由于電磁效應的影響,在動子和定子的間隙間產生沿相序運動的排斥力,驅使動子 沿定子排列方向運動。(插圖3)我們可以把直線電機形象地想象為旋轉式電機的展開形式。可以這么說,直線電機是一種能將電能直接轉換成直線運動動能的設 備。磁懸浮列車就是一個最好的能夠讓我們形象地理解直線電極工作原理的范例。它的軌道和車身實際上就是一組直線電機系統,在電源的作用下列車沿軌 道作快速移動,時速可高達5、6百公里。由此可見,高速運動是直線電機的一個重要特性。 從發展過程來看,由于原理上相差無幾,直線 電機發展的起點并不比旋轉式電機晚多少,實際 上在世界上旋轉式電機問世不久就出現了直線電機的雛形,據有關資料報道,世界上第一臺直線電機是在1845年由一個名叫CharlsWheastone的英國工程師制造的,但由于受當時材料的性能及制造技術的限制,導致該直線電機的效率很低,幾乎沒有任何實用價值。直線電機真正得到實質意義上的發展是在20世紀中葉前后,那時,隨著控制理論、電子技術及材料科學技術的發展,才真正地為直線電機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技術上的支持,使直線電機得以迅速發展 ,而直線電機作為進給系統出現在高速加工領域受到各國廣泛重視則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的事。直線電機作為驅動裝置先后被磨床和加工中心采用,并得到迅猛 發展,特別在那些機械制造大國,開發和生產直線電機驅動的設備正在以幾何級的數量逐年得到發展,由于直線電機作為驅動裝置與間接產生直線運動的“旋轉電機 +滾珠絲杠”結構相比,如果技術上處理得當的話,前者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因此成為各國競相研制開發的項目,據有關資料報道,德國Ex-Cell-O公 司于1993年在德國漢諾威歐洲機床展覽會上首先展出了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臺用直線電動機驅動工作臺的XHC240型高速加工中心,揭開了用直線電機裝備 機械加工設備的序幕,之后,許多廠商紛紛仿效推出采用直線電機驅動裝置的設備,有統計數據顯示,1997年采用直線電機的機床銷售量大約在300臺左右。 有關機構預計到2005年這類設備的銷售量將增加到3000臺,10年后將有20%的數控機床將采用直線電動機,尤其是高精度和超高精度的機械設備。不過現在看來這個預計太過于保守,單從沙迪克公司來講,從正式向市場推出直線電機裝備的電加工設備以來至今不到4年的時間里,其直線電機機械的銷售已超過了 6000臺,并仍處于上升趨勢中。可見發展態勢之迅猛。三:直線電機在電加工機床上的應用和傳統絲杠驅動式機床相比更具優越性
沙迪克公司在直線電機這一領域的研究是在90年代中期,當時已經有一些著名的機械制造商推出了商品化的采用直線電機作為驅動裝置的機械設備,主要是磨床和加工中心,并在一些國際著名的機械設備展覽會上加以展示,而與此同時,電火花機床的發展卻受到了越來越嚴重的挑戰,大家知道,雖然SODICK公司主要從事電加工設備的開發和制造,并在國際制造業的這一生產領域里享有盛名,先進的技術和超凡的性能使其產品在市場上占有相當大的份額,但是,從80年代后期開 始,隨著其他加工手段的出現和快速發展特別是高速切削技術的顯著進步和迅速普及,以其加工效益高,周期短,深受模具制造業的青睞,致使一些原本應由電火花加工的業務轉向高速切削加工領域;而電火花加工一方面由于受電蝕產物排泄困難導致某些形狀的加工效益非常低下甚至無法加工;加工精度方面由于還存在某些客 觀原因還不夠理想,這些難題一直困惑著電火花加工業務的拓展,找不到切實的解決方法,形成了功能上的局限性,與此同時傳統的低價位的電火花機床的生產廠家紛紛搶灘,以絕對的價格優勢搶占了部分市場分額,這些都對有實力的電火花設備的制造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和威脅,而開發具有突破性進展的高技術由于受傳統 思維的束博似乎也到了寸步難行的地步。據此狀況有人甚至提出將淘汰電火花機床,電加工業受到空前的挑戰。這些經歷對于搞電加工的人來說都深有體會。沙迪克公司也不例外,90年代初的幾年時間里,銷售量也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滑坡,一個時期內在陣痛和反思中度過,曾經出現過蕭條。在陣痛之后,經過深刻地反思,他們認識到與其說電加工設備制造業受到挑戰不如說人的傳統思維觀念受到挑戰,要重新振新電加工業必須沖破傳統觀念的束博,必須開拓思路,找出差距,認準突 破方向,電火花不是沒有發展前途而是怎樣找出路子去適應新的市場機遇,只要突破傳統功能上的局限性,電火花還是大有發展前途的,要向世人證明電火花不僅不能淘汰,而且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事實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電加工業在受到挑戰的同時,發展機遇已經在悄悄的降臨,表現在加工業務上,一方面,一些傳統的加 工件正在越來越多地被高速切削所取代,比如鍛造模,部分注塑模的型芯、型腔等,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IT產業的迅猛發展,與制作電子器件相關的模具也隨著 大量出現,此類模具的規格多,數量大,而且比起傳統模具來精度要求更高,比如以精密節距的接插件為代表的微細形狀的加工;IC電路的微孔精沖模具及其封裝 注射模,半導體芯片的大規模生產以及數碼技術的發展使得高科技的微型家電產品開始向千家萬戶普及,而這類產品的外飾件的種類多,翻新速度快,精度要求高,特別是該類產品具有精致化,小巧化而又不失耐用堅固的特性,使得這類注塑產品必須具備相當的加強筋來起支撐加固作用,在整個模具加工過程中,加強筋溝槽的 加工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該類行腔的特點是薄而深,有時還兼作定位,因此精度要求也極高,客戶對這類模具的加工提出了不僅要進行微細,超精密的加工,其加工精度普遍要求在微米級以內,而特殊的模具零件精度要求甚至只有1~2μm,不僅如此,而且還提出在制造過程中的高效、低成本的要求,而這些模具的制作要求目前無論對于高速切削還是其他機械方式來說都還似乎無能為力,因此這類模具的大量出現也對模具電加工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如果電火花加工不 進一步提高性能,不開發目前其他制造手段還不能涉及到的加工領域或者所能達到的加工精度的功能的話,那么就會真正地逐步失去優勢,最終就有可能被取代的危險。因此努力提高電火花的加工性能,制造出集高精度、高效,節能性于一體的電加工設備成了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的課題。以往的電火花機床,由于受傳統的機械 傳動結構的束搏,在發展到一定的技術階段后很難在加工性能上再有突破性的發展,直線電機技術在機械設備上應用使得參觀世界設備展覽的SODICK 公司決策者們從中受到啟發,簡直是矛塞頓開,他們設想如果把直線電機配置在電火化機床的主軸頭上,利用它的高速運動效應,不就可以即有利于加工過程中電蝕物的排除,實現高速高效加工又取消滾珠絲杠等一系列有礙精度得以進一步提高的部件,實現更高精度驅動,更高精度的定位了嗎?大家知道,電火花成型機床的核 心部位和技術是主軸頭及其驅動部分,繼電火花技術開創近半個世紀以來,每次技術性能的提高都離不開主軸驅動性能的改造,從最初的電磁震動式和電動懸浮式調節器開始,歷經了一般交、直流電機+齒輪減速器+絲杠的驅動機構;電液壓伺服驅動機構;大慣量電機+滾珠絲杠的所謂直拖結構以及至今仍然被很多制造公司所 采用的交、直流伺服電機+滾珠絲杠的直拖結構,每一次驅動結構的變革或新型控制方法的應用,都使得電火花加工的性能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而將直線電機作為驅動部件直接應用于電火花機床的主軸上,獨創了直線電機和主軸頭合二為一的結構更是將其性能發揮至登峰造極之地步,為直線電機在其它電加工設備上的全面應 用,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就是沙迪克直線電機電加工機床的推出,首先從電火花機床z軸開始的原因。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直線電機到底有哪些特點,為什么說它的出現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所謂直線電機,就是利用電磁作用的原理,將電能直接轉換成直線運動動能的設備,它的特點在于直接產生直線運動,與間接產生直線運動的 “旋轉電機+滾動絲杠”結構相比具有體積小,以最少的單元實現直線驅動;沒有機械接觸,傳動力是在動子和定子間的氣隙中產生,除了導軌外沒有其他的機械摩擦;直線電機運行的速度范圍很廣,最高運動速度每分鐘可達百米,特別是它運行時所產生的加速度可以達到數倍于自由落體的加速度,且運行平穩;響應速度快, 時間常數小于1ms;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高,因為取消了影響精度的中間環節,系統的精度取決于位置的檢測元件,若配以合適的反饋裝置,可以把定位精度控制在亞微米級,而且可以長期保持精度,這對于一般的旋轉式電機加絲杠結構的裝置來說是很難做到的。傳統的電火花機床,利用高精度的伺服電機通過精密絲杠 傳導系統,把電機的旋轉運動轉換成主軸的直線運動,雖然高性能的旋轉式伺服電機已經可以響應高達0.1μm的驅動當量,但在傳導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受絲杠系 統的間隙、絲杠在來回反復旋轉時產生的扭曲彈性變形,以及作為細長物的絲杠受溫度變化而沿長度方向上的變化較為突出的特點的影響,除此之外絲杠和螺母間還會產生摩擦,摩擦不僅產生熱量,而且還會發生磨損,這種因局部熱量引起的局部變形很難用軟件來對其精度進行補償,這些都會造成進給運動的滯后和其他許多非 線性的誤差,眾多的中間環節也勢必會加大系統的慣性質量,影響了對運動指令的快速響應,制約了加工精度的提高。為了證明絲杠因摩擦生熱后到底對精度有多少影響,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令一臺絲杠式傳動的機床,使其工作臺作150mm距離間的來回往復運動,一段時間后,用紅外熱像儀測量絲杠的溫度分布狀況,結果發現,作往復運動的那部分絲杠的溫度明顯升高,如圖(16)所示,說明摩擦產生的熱量不可小覷,而熱量導致的明顯結果既是絲杠的精度變差,從以下一組實驗數據中可以看出,插圖(21)絲杠受熱后其狀況和長度方向變化的趨勢。我們令工作臺在 500mm距離間作來回往復運動,40分鐘后經測量,發現絲 杠沿長度方向競伸長了40um,可見變形之大,而且,由于磨 損,也不可能做到長期保持精度。去年,清華大學的有關研
究機構曾經對直線電機與“旋轉電動機+滾珠絲杠”的傳動
性能進行了專門的測試和評估,并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會刊
《制造技術與機床》上發表了題為《機床進給系統用直線電
機綜述》的論文,較為詳細地闡述了直線電機的原理和分類;直線電機的優缺點分析以及直線電機的發展與應用,在這里我想引用一下他們做的兩類電機在一般情況下的性能比較表,給大家略作參考。
性能旋轉電動機+滾珠絲杠直線電動機精度(μm/300mm)100.5重復精度(μm)20.1最高速度(m/min)90~12060~200最大加 速度(g)1.52~10靜態剛度(N/μm)90~18070~270動態剛度(N/μm)90~180160~210平穩性(%速度)101調整時間(ms)10010~20壽命(hours)6000~1000050000從上述比較中我們可以粗略地看出,無論是精度指標還是運行速度和加速度方面的性能甚至從使用壽命上來考慮,直線電機的性能都遠高于傳統結構的性能,足以說明直線電機作為機床進給系統的魅力所在。另外從電火花加工的應用情況來看,由 于傳統結構的機床采用螺桿螺母傳導機構,插圖(3)這種結構本身也是一種減速裝置,主軸的進給和回退的速度緩慢,使得加工加強筋溝曹之類的行腔時排泄困 難,加工狀態變差,加工效益大大降低,甚至無法加工。而直線電機則不同,它運行的速度直接傳遞給主軸,中間沒有任何環節,而且其產生的加速度可以達到數倍于重力加速度,進給和回退動作的轉換瞬間就可以以極高的速度完成,從根本上解決了一直困擾于電火花加工的排泄難題,考慮到作為精密加工設備的驅動裝置及實 際應用所須的要求,在沙迪克電火花主軸上應用的直線電極的最高運行速度為36m/min,最大加速度為1.2g,這樣的主軸運行特性對于電火花加工范疇來說是足夠有余了。而且維護簡單,由于部件少,運動時無機械接觸,從而大大降低了零部件的磨損,平時只須做很少甚至無須維
2 L, g8 ]! ]0 A7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