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世界首臺九流道擠出模頭投入運行 [打印本頁]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5-10-9 19:06 標題: 世界首臺九流道擠出模頭投入運行 Nordson EDI 的九流道平模頭在業界首開先河,已成功完成試運行,可以使用不同的樹脂生產出九層薄膜。據 Nordson EDI 的首席技術員 Sam G. Iuliano 介紹,盡管質量改善程度因具體的應用領域而異,但一般來說,具有同等先進水平的喂料塊系統生產的薄膜往往存在 +/- 15% 的層間厚度差異,而 Nordson EDI 九流道模頭技術能將各個子膜層厚度公差普遍減少至 +/-5%。 - t& _4 s) Z% ?5 A2 M/ ^Nordson Corporation 最新發布的共擠技術使得薄膜加工商,尤其是那些使用高產量線專業生產特種產品的加工商,能夠在多層結構中保證各個子膜層嚴格的厚度公差。5 m7 P3 p' v' k, m
9 m# x; _" \9 dIuliano 先生指出:“高性能的包裝薄膜通常采用昂貴的特殊材料作為阻隔膜層。多層復合模頭的精確度更高,使加工商可以使用更少的昂貴材料制作成更薄的薄膜阻隔層。同時又能提升產品質量,保證產品的一致性?!?font class="jammer">3 h7 x$ l( g& Z0 |+ P3 _
* `7 s7 l* k h& P
流道是模頭內部熔體流量的分配通道,專為特定的聚合物而設計,具有復雜的內部幾何結構,以形成均勻、順暢的流體,將材料分布其流道內的全寬。在多層復合模頭中,每層熔體流都有自己專門的流道,只有當每一層熔體流分別鋪展到全寬后,所有各層才會被匯聚到同一個單層結構中。相比之下,共擠喂料塊將多層熔體流合并成一個狹窄的多層“三明治”結構,然后將整個“三明治”分配到一個單流道模頭中,并鋪展到全寬。多流道技術具有更高的模層均一性和厚度精確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無需將多層熔體流預先排布在一個共擠喂料塊中,再通過模頭同時鋪展,從而大大減少了層界變形的出現。 4 Q1 G4 k6 K4 ~1 g# J; W) t( h7 v8 _4 a. @4 M7 v: s
Iuliano 先生強調:“Nordson EDI 在世界各地的客戶長期以來一直受益于多流道共擠技術,他們會使用帶有兩流道、三流道、四流道或五條流道的模頭?!薄霸O計一款九流道模頭對我們而言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因為十個主模身都必須充分緊固并加熱。此外,九個流動通道需要針對各自分配的特定層面分別進行定制設計,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在設計中采用不同大小和布局的流道?!? 7 v: ~8 d4 l i, @" S * n7 J. F* r$ p& f8 t5 ~9 n多流道工具可提升質量與生產效率7 L6 K- Q, N9 T9 k7 t. [8 h
X5 G( g: k7 q' ?3 Q
為了將熔融聚合物從擠出機輸送到多層流道模頭,Nordson EDI 設計了一系列位于模頭上游的接模分配器,具有多種不同的配置可供選擇。最簡單的版本有固定式設計,它按固定的分層順序將聚合物熔體輸送至多流道復合模頭的入口處。更為復雜的分配器能夠使熔體流改道,通過可更換的選擇導流板改變各層的順序。除了選擇導流板外,最先進的分配塊還集成了復合共擠子單元,用于在某些熔體流進模頭之前將它們復合起來,以提高產品的多功能性,形成比模頭中的流道數量更多的復合層。, `4 w/ W- L5 a1 \5 H
# i+ M; v- |( cNordson EDI 制造的多流道模頭在數量上超過了任何其他制造商。他們充分運用自己的經驗,實現了產品的無故障運行。Nordson EDI 的許多四流道和五流道模頭在使用時從未出現過任何泄漏,甚至在產量接近每小時 5,000 千克時也是如此。對于新的九流道模頭,Nordson EDI 為模身主體設計了額外的緊固件(位于端板裝配區),以確保妥善密封。" j8 b& F* `6 R1 z4 W7 H
[attach]366923[/attach] : @3 D. m& t. v' ~; xNordson EDI 可以為客戶的某個特定的多層復合模頭定制設計 Ultracart™ 快速清潔站。此外,模頭上的 Autoflex 自動唇口調節裝置是一種模塊化組件,可以隨時拆下,因此可以很方便地接觸到模身緊固件。系統拆卸和組裝方便,有利于模頭的定期清潔和預防性維護。 0 N' m& p' n: [5 [9 h. Q6 a; Z6 Z# J Nordson EDI 為制造多層薄膜提供了眾多備選方案: S! [& J: X" }8 f E5 V/ R; h 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