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技術 - 成本死循環 國產設備的死結 [打印本頁]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6-9-3 13:32 標題: 技術 - 成本死循環 國產設備的死結 應該說,這個問題并不僅僅是中國在國產RV減速機的問題,它也是所有中國在試圖自主制造高級設備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 k7 R3 v0 M' b- M# K我們把它稱之為技術 - 成本死循環。/ P2 r$ j& }4 ^6 W8 N
首先我們看技術方面。1 b+ p5 _" c' g* `+ g+ z. l' S
RV減速機,作為一種小體積,大傳動比,零背隙,超高傳動/體積比的減速機,是精密機械工業的一個巔峰之作,減速機里面完全是由高精度的元件,齒輪相互嚙合,對材料科學,精密加工裝備,加工精度,裝配技術,高精度檢測技術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x$ Q! i" @8 k r, v# y/ M4 H
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只是從購買產品里面拆開分解分析,進行反向工程,完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 }, N% [3 D/ B, h; X% t4 p. I& { 給大家舉個例子吧,18世紀的時候,歐洲的玻璃器及光學用途玻璃領先于世界,因為它的玻璃純凈介質均勻,確保光不會在介質疏密不均情況下發生折射,影響光學性能。其他國家的工匠將一直想要了解清楚緣由,但是一直也沒有破解其奧秘所在,后來直到20世紀這個方法才被完全公開,也就是在玻璃在熱融狀態進行長時間加熱不停的攪拌,并且攪拌的速度角度和方法也各有講究,但是,不知道這一點,憑摸索就是以前很難與突破的。4 g! S* e$ l: t* |$ @
另外一個真實的故事,日本知名的摩托車制造企業鈴木摩托車,在中國有一個合資制造廠叫江門大長江鈴木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中國肇慶分廠建廠之初曾經碰到一個怪事。他們的一個250cc,59馬力的摩托車發動機在中國組裝的產品硬是只有55個馬力,那丟失的4個馬力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材料是一樣的,真的生產工藝方法也是一樣的,后來大概花了足足一年的時間進行TQM落實整改,才慢慢的把那4個馬力差異找回來,這里牽涉到嚴格的工藝規范和質量控制工程,就是工業技術半點來不得馬虎的地方。 * T* Y9 N9 Z8 e) L% H& V: K 曾經試用過國產的知名某品牌的RV減速機,應該說確實能用,但是其噪聲和發熱量明顯高于進口品牌納博特斯克的減速機,搞機械的都知道,發生噪聲和發熱都意味著其中的一些齒輪嚙合不良,有超額摩擦磨損,有內部應力,機械不是在一種正常的工況下進行工作,這樣的機械壽命不會很長。后來他們幾番改進,降低了不少,但還是達不到Nab的水平,不同于電氣產品,機械元件的失效和損壞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一個有時間的過程,哪怕現在能用。誰也不能保證,3個月半年一年之后,是不是會因為磨損報廢,那時候進行對成千上萬的產品召回或者維修的成本就大得嚇人了,所以確實不敢用。% ~$ @0 @0 \4 A4 S
技術性能是一方面,成本又是另外一個方面。" D% [5 [) `1 }4 b
加工制造減速機的設備都非常昂貴,比如美蓋勒平面磨床, 內孔端面外圓一道磨 ,精度0.5μ重復定位0.3μ ,折合人民幣價值就接近千萬元了。在沒有足夠的產量支撐下,他的設備攤銷成本就高得嚇人。5 R; G) X! }( l, O# {% I
業界有個笑話:& B8 o! f2 O- V+ E
話說財經記者采訪某剛剛上市的減速機制造企業的老總:
“請問您融資了幾個億,打算用來干什么呢”9 _9 B2 w) P; g9 |
“先把拖欠供應商欠款,拖欠工資獎金啥的給發了,然后還一下買美蓋勒的貸款”% |- E. L. s# U
“那剩下的呢?”. |/ e/ h1 Z" ^9 ?) L5 k# E
老板抬起頭,吐了一口煙 + K5 D X% k) i “剩下的啊,慢慢還……” + q% s8 L. T!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