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3-5-4 16:28
正文摘要:昨天在分司的小沖床上看到一個這樣的計數器,感覺設計很巧妙,就把它給拆了想看下原理,右邊動一下數字加1到9進位,那個看清楚了,但左邊因為沒有小的螺絲刀,沒拆開看,哪位大俠能說說原里啊,他是怎么實現,轉動等 ... |
8樓9樓的妹妹,能不能傳個動畫或者三維包之類的? |
謝謝分享 |
你好,這位朋友 你所看到的計數器是機械拉動計數器,內部結構是由齒輪與齒輪相互咬合而計數,帶數字的齒輪是有20個牙齒,進位齒輪是4半牙組成。屬于十進制算法從小數逐步遞增,要想了解更多計數器請加QQ710996 |
坐飛機時,乘務員有時會用一種計數器,來確定乘客是否來齊。那種結構很想了解! |
本帖最后由 動靜之機 于 2013-5-7 15:08 編輯 俺撿到過一個錄像帶倒帶機(有人沒見過吧? ![]() 圖一: ![]() 這個小玩意兒集合了蝸桿斜齒輪傳動、圓柱齒輪傳動、不全齒、馬氏槽輪、凸輪等機 構和一個壓簧(壓緊三個碼輪)、一個扭簧(將擺桿壓向碼輪)、兩片板簧(擺桿上 的小齒輪復位用)作為彈性元件,真的很有意思。 下圖中,復位按鈕已經按下,按鈕的斜面推動碼輪前方的擺桿,擺桿攜同三級過橋傳動 小齒輪脫離碼輪。(照片中的牙簽用來把復位動作固定下來,進行拍照。) 圖二: ![]() 擺桿上的三級小齒輪的軸頸都是正方形的,此時恰好與兩片板簧貼合,從而對齊(復位)。 擺桿的底下還有三個平行的杠桿(此圖看不見),此時正同步地去推動三個碼輪側面的凸 輪(有齒的一側 ),使碼輪回到零位。 蝸輪帶動斜齒輪和第一級小齒輪(圖二擺桿左側第一個),然后帶動第一圈碼輪旋轉, 這是連續的傳動,所以齒部都是完整的。其余兩級傳動小齒輪左側為缺齒(間隔分布), 右側為滿齒,是馬氏槽輪機構的變體,實現間歇運動,即碼輪轉一圈,推動小齒輪轉90度, 從而推動下一級碼輪轉一個字。 您的計數器里面估計還有一個擒縱機構,以實現按一下推動第一個碼輪走一個字。或者 第一個碼輪就已經是用不全齒傳動,按一下則不全齒過90度(假設碼輪部分和這個一樣)。 |
好像還有一種手握式的計數器 |
電表不就那原理嗎 |
不完全齒輪也能做到,感覺和那二進制的異步計數器樣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本帖最后由 luxiang821 于 2013-5-4 21:02 編輯 基本原理是差動齒輪,給你看一個類似的。 (這會網速不給力,稍后再傳上來) 補充:圖片摘自《機構設計實用構思圖冊》第6頁 |
計數.JPG (76.17 KB, 下載次數: 241)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9-22 17:32 , Processed in 0.098792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