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5-2-13 18:45
正文摘要:管子就是普通管子,一端連泵,打壓1MPa。 另一端要密封,無臺肩,無螺紋等。 內徑在73-76mm之間。 不在外部做密封結構。管子長12m,密封結構不與泵一端有聯系。 ... |
1MPa也不大啊 |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5-2-15 14:09 編輯 我認為樓主目前設計的特殊件的內六角孔多余,樓主回復“ 六方的作用是漲緊時,最左邊的零件不轉動”。 當然知道樓主設計的意圖,只不過樓主的想法不對。 沒有這個六方配合,在結構擰緊時,左面構件只有在與橡膠件脫空是才有可能轉動,只要這個構件與橡膠件接觸并稍稍壓緊,就決不可能再轉動了。 理由很簡單,橡膠件被壓緊,擰螺桿產生的轉矩不足以克服橡膠件與管內壁的摩擦力。 不論是計算還是實踐,都容易證明。 |
樓主在4樓說了“不能在外徑上做文章,外徑有其他用途”,又在7樓的點評里說這個密封“有其他結構來消除,有東西頂著,這個結構只是密封作用”。 那么又有問題了:如何頂,這“其它結構”又是怎樣的結構? 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12米的管子,那“一端連泵”又是怎樣一個連接法? |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5-2-14 08:59 編輯 如果不方便用端面密封,就只能用管內密封了。 樓主的設計不好,一是麻煩,有需要特別制作的零件,每個尺寸的管子都要單獨制作模具,性價比不好。這個特殊零件的設計也有問題,單面漲開,內六角多余。 用管內密封的先決條件是管子為無縫管,并且內壁的圓度和粗糙度有一定保證。 已經知道樓主測壓的管子內徑為73-76毫米,在1MPa壓力時最大管徑密封件端面受力約為4500N。 密封中橡膠件對管壁的附著力必須大于它。 錐塞斜度為20度,軸向力對管壁的放大約2.7倍。若橡膠對鋼的靜摩擦系數以0.3計,考慮到軸向力需要先克服橡膠彈力才能對管壁施壓,安全系數至少至少應該取3。這樣,密封里螺桿的拉力大于15000才好。螺桿直徑應大于16,并且最好用梯形螺紋。 不知道樓主設計的特殊件上的橡膠選了哪一種,這也是很要緊的事情。一些涉及密封件多次拆卸使用的文獻里都說到這個事。 |
自來水的水壓一般是0.01-0.6Mpa ,你的測試壓力只有1Mpa,不算很大,內壁情況允許的話,在端軸上加幾個O型圈來密封;內壁情況不良的話,試試多組唇狀密封圈! |
1Mpa,最大也就400多公斤的力道,不如使用外夾式的工裝,當然了,內脹結構也挺好的,畢竟一根一根的試壓外夾也省不了多少時間 |
不能用端面密封,薄壁管, 也不能在外徑上做文章,外徑有其他用途。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9-29 15:12 , Processed in 0.07288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