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7-9-24 09:02
正文摘要:從離開學校已經近七年半,待過很多崗位,從設計到制造、安裝調試維護的接觸過,大部分設備都是一個老員工做個方案,我們做細節設計,其實就是參照原來項目,計算很少。只有重 ... |
過程中涉及到的理論的東西沒人看,新的東西領導不懂,交上去的結果領導會按著他的思路和經驗批一頓,然后還得改 |
這要看具體情況吧,很多都沒計算的必要。 |
? 謝謝,自己經歷有些產品已經在做,不斷完善,就像達索和西門子的軟件解決方案,不斷在進步,對理論成熟的,加上統計學,結果必然是整個系統的虛擬化,定量計算。 ? ?軟件是工具,工具被人使用,但工具又同時促進人的進化。 |
liushaobo1989 發表于 2017-10-14 09:44 這個思路自然是不錯。想法也是很好 但是,目前并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到這一點,是有原因的,并不是說技術上不可行,而是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比如一個機架,你辛辛苦苦做完計算,計算機模擬,實物驗證,再改進,一個流程走完了,結果下一臺設備的使用條件發生了變化,比如某個電機的轉速提高了,比如機架細節上做了調整,是不是需要再完整的把這個流程走一遍? 這個過程只適用于走批量的標準機,并且也只有在做研發的時候才會做 另外,你說的,計算機計算和模擬,我不認為這就是全部,任何沒有經過實際驗證的結論都是偽結論,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使用條件可以被完全模擬,總會或多或少的忽略或簡化,這也正是實際驗證必要性的體現了 |
塵世天涯 發表于 2017-10-14 09:00 謝謝, 計算是確認可靠,把握,響應是否最優,我覺得就是簡單的結構也要計算,優化驗證,每個細節都要有依據,計算一次建立流程規范。 最近在找書,希望能找到一本完整流程的,理論分析,使用現代軟件計算,二次開發規范整個流程。自己覺得的流程:使用要求,失效分析,確定設計規范,參數選取,建立動力學模型,優化,結構分析,優化,出圖,各種文件。 只是覺得理論、計算機技術、數值計算的發展完全可以做到整機的計算分析。 |
說點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要搞明白,計算的目的是什么,不能為了計算而計算。在我看來,計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證設計質量,從而最終保證設備質量 這樣理解的話,那要不要計算,還是需要分辨一下的,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需要或者說都有必要去計算 1. 已經經過無數次驗證好用的東西,是沒必要去進行計算的。比如一個設備機架,在過去無數次項目中都證明了,使用90*90的鋁型材,可以滿足使用要求,那就沒必要再去分析計算強度是否夠,剛度是否夠。 2. 對于一些沒有用過的東西,或者前面用過,但是這次工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或者非常重要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價格特別高的零部件,再或者交貨期特別長的零部件,是一定要進行計算的。 |
共勉,學好理論 |
小冀aj12 發表于 2017-10-13 19:15 不在大小 |
小企業,計算量特別少,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9-2 20:00 , Processed in 0.08070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