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好股權(quán)是過冬很好的方式
; x% g8 _+ c: J9 ^& v7 ~+ j Q. ]* i( S3 @ b" B4 V/ g
我認為用好股權(quán)是一個很好的過冬方式,民營企業(yè)的老板最悲哀的事,就是把有限責任公司做成了無限責任公司。 比如,我們的泰山管理學院可以理解為一個小的培訓公司,我把73%的股份分給了弟兄們,導致我一年大概有100天可以在海外度假。
m, M5 `, o/ Y1 I. P
再舉個例子,去年,沙縣小吃在紐約開業(yè)三個小時,就銷售一空。這個案例是我輔導的,當時按照股權(quán)分配,公司出資70%,開店的團隊出資30%。 , ^$ B0 _; @: E5 P5 C" L/ D+ m
回本之后分紅倒過來,團隊分70%,公司分30%。
6 C" i2 @8 p6 g$ {( }+ F& h
我的學生說,當他把這個措施宣布之后,員工眼睛發(fā)亮,第一個店就這么成功了。而且那個店位置非常不好,但生意很好,這個超出我的想象。 1 W% ]% ? Q+ J% \( }" q3 A$ m
創(chuàng)業(yè)真的比我們想象的那么難嗎?真的沒那么難,很簡單。 * a t* h) ^$ l- J3 L
( k9 V. x& f! v. X我們看另外本土的小案例。
, _" n, K, C! M3 D& X
我的學生開了一個小區(qū)門口的連鎖小超市,沒考核,業(yè)績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2018年1月份,開了90多個店,現(xiàn)在有150多個店。
, k% h _1 H7 @7 i" K7 e! ^! c
他的做法是:
3 H! J8 i3 k5 s/ b) I8 N( X
第一,要求150個店長再加上10多個副店長,每年競聘店長,誰的目標高誰就上去。 第二,目標定下之后,超額目標自己定,如果完不成按比例補上。 第三,員工出錢在任何異地開公司,只要超出10個店,這個團隊就永遠擁有這個店30%的股份。 所以,他們的現(xiàn)狀是每年新增門店30%,沒有任何競爭力,起家是山東單縣,一個很貧窮的地方,在菏澤,營收20%每年,利潤增長50%每年。 ; J, y8 T* j6 K; N0 q7 _ k
1.出品人的股權(quán)激勵
4 T; z; Q/ ?& {/ u
有的老板做事用人,像總經(jīng)理一樣帶領(lǐng)他們做;有的老板用人做事,你讓他們給自己做。 你帶領(lǐng)大家做,老板做的不是老板的工作,是總經(jīng)理的工作。這個時候會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中國老板天天自己要累死了,還培養(yǎng)不出來人。 + H9 L* s) O7 d" ^
而如果反過來,你不用做,讓他給自己做,你根本不用管他,慢慢地他一定會用心做。
& P6 ~1 A: _9 y$ m
我的建議是老板做老板的事,不要做總經(jīng)理的事。當前企業(y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老板缺位,老板不務正業(yè),沒做自己的事。 企業(yè)當中90%矛盾是這兩個原因產(chǎn)生的,利益不一致,怎么弄都解決不了。老板抱怨員工不理解他——利益不一致員工怎么會理解你?你想留住他,你給他發(fā)獎金,但是他認為你賺得更多,結(jié)果他離開得越快。
, g$ F" n% B- }/ W4 w( g2.利益改變行為
$ F: l% T! {/ S6 g9 q4 y1 x+ H
利益會產(chǎn)生很多行為,但是通過利益設(shè)計可以改變行為。
, ~, F# O5 P5 L7 H1 M) l& G' V
民營企業(yè)的職務犯罪基本上都是老板偷稅漏稅,國有企業(yè)的職務犯罪80%是貪污腐敗,一個是為了企業(yè)做大,一個是為了自己做大,都是出于自身利益。
" ?& W4 V) g% e7 p
而企業(yè)員工的流失也是出于自身的利益——你不留住你的人,別人會想辦法把你的人挖走,這是很悲哀的現(xiàn)象。
) K' U; g2 I) s1 H/ E" |
今年有個案例,一夜之間,十幾個公司的員工全被挖走,被挖走的理由只有一個,給你上市股票——“你直接過來,我給你期權(quán),你來還是不來?” 5 Q6 |4 g( m; ^ K8 Y
我把股權(quán)激勵理解為是關(guān)于時間、績效、資金的股權(quán)函數(shù)關(guān)系,約定時間內(nèi)完成績效,就可以花錢按內(nèi)部價格買公司股份。
8 @7 S" `; D2 A: d
第一個關(guān)鍵是時間,時間一定是未來的事,股權(quán)激勵是面向未來的,公司戰(zhàn)略、公司未來惟有依靠行動,才有未來。
6 l4 J" u2 J: y$ v# T
第二個關(guān)鍵是績效,有績效可以買股份,沒績效不可以買股份。背后邏輯是,有績效才可以有股份,分的是增量,分的是未來,分的是市場的,分的是競爭對手的東西。
1 S0 c/ Q1 z& m- ]- e, d
我們要看透本質(zhì),越能干的員工,分到的股份越多,股價就越多,花錢就越多,這就實現(xiàn)了良性循環(huán)。
( o; P8 d# u6 i; e
我的一個學生趕飛機快要遲到了,他跟司機說你讓我趕上飛機,我多給你100塊錢。 6 Z9 B4 F3 ?8 b8 S- f
我們假設(shè)這個學生誤了飛機要損失2萬塊錢,多給司機100塊錢,他可以得2萬,不多給司機,他什么也沒得不到。
, y% U9 `$ v2 d3 p. K
司機多得的100塊錢,本質(zhì)上是從未來的2萬塊錢中來的,股權(quán)激勵分的不是老板的股份,分的是未來和增量。當時我這個學生想趕上飛機,司機的貢獻大,他掙2萬,司機掙100,但司機非常開心。
1 I' ?4 Q t& w1 S2 Q" n
所以我分給員工73%的股份,我可能還要分,我50歲退休,退了之后還會再分,如果用價值來衡量,你的錢一直在變多,怕什么? * P* K' T& S# j$ _: R
$ i! c0 b1 Q* b2 m6 d% ~
二、股份背后的意義
7 A- l' v! U9 o4 b6 k- ]0 p6 p6 u( J1 T
1.心理所有權(quán)
1 r5 t' s+ Q- G9 a4 R# e
心理的所有權(quán)會影響人的行為,如果利益不一致,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溝通是無效的,信任也是無效的,效率更是無效的——所謂的團隊建設(shè),企業(yè)文化建設(shè)全是無效的。
2 `4 E) @0 L2 p( }5 g
幾個高管用一輛車,把這個車弄得破破爛爛。于是老板指定一個高管,這個車是你的,當你不用的時候其他高管用。 " L* c- \4 ?# l/ x. ~, M' Z6 o
這時候,這個高管對車的維護狀態(tài)超乎想象。車輛的使用情況沒有變化,就是一句話而已,這就是心理所有權(quán)對人的影響,人只會給自己用心干活。 $ `: U. }- L# {8 T4 g# Q( ~/ m1 W
亞當.斯密說過:“經(jīng)理人根本不可能用對待自己財產(chǎn)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的財產(chǎn)。” ! l- y' F) ~5 L. [" z# a
老板對企業(yè)投錢了,員工對企業(yè)沒投錢,所以員工看到的問題會本能地找借口,而老板面對問題會本能地會想辦法。 " ]% L) E; F7 ~4 n8 z. g3 T; J1 v
老板不得不想辦法,不然他就要去跳樓了;員工不想辦法,還可以跳槽,說不定找到更好的單位。 ! M. O3 I) p4 I+ j# K- v$ @* T
2.人性損失厭惡
; V% X, A; l5 e0 t7 @( V: C& d
一般來說,老板賺不著錢的原因在于:如何讓員工有動力呢?讓他和你一起出錢就行了。
6 ]4 W' q5 D& [9 }! a& B3 P
人性損失厭惡,如果今天別人跟你借錢,你想要利息,但是如果過段時間你找不到他,別說利息了,你連本金都可能要不回來,這時你就希望說利息我不要了,你把本還給我行嗎?這就是人性。 + N! a8 h& k. g+ P- J
所以人性損失厭惡,有利益才會合作,沒利益不合作。 % K' E# l. R2 w( m$ o: p
/ o" g: i7 ]) H
合伙的本質(zhì)是分擔風險,創(chuàng)業(yè)高管團隊一定是合伙,而不是合作。分股份本身分享的不是利益,而是責任。
# r7 \ I6 O4 |8 p) A: W5 e
是利益更能凝集人心,還是風險更能凝聚人心?一定是風險。
r; R( z: w" L7 n+ Y' Y* R% e
當官的做決策還是企業(yè)經(jīng)營者做決策都不對,應該是誰承擔風險,誰來做決策。
& {- p% t B( C$ H2 \% [
如果你對你的行為承擔責任,就是風險承擔,你的決策就是理性的;如果你對行為的結(jié)果不承擔責任,你的決策就是隨性的。
' e S; |7 Z( x4 }
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這是企業(yè)最重要的合作要求,其他都是假的。用好股權(quán)不僅可以讓我們安全過冬,更多會實現(xiàn)很多理想。 0 f# o( m. R( z' E
筆記俠 馬方|泰山管理學院創(chuàng)始人、院長
4 ~: c4 V% i: K/ @8 n
+ R" N' T* o' D$ [: R0 X%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