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工作,碰到過幾個1969年的同事。都是機械前輩了,說說他們的經歷,給大家點參考。
+ R% R3 q6 m. V) _1.1969年的A工。+ z) h5 \ x# |0 h
$ h2 f b/ ]$ g+ _
正規大學畢業,國企出身,90年參加工作,也是2000年左右出來混,混過不少企業吧,在行業內有點知名度。技術上非標設計長期從事,行業內的設備都涉及過,都能干都能搞。 目前任職私企技術經理職位,年薪20W左右吧。目前2線城市購房。 資產200來萬吧。
0 W- F8 q1 y n; O+ a `8 ]7 C& E" V6 R' W0 F5 X3 y; s! w
2.1969年的B工/ {7 D+ l/ d, x3 M$ f- u
, X5 Q- ~6 L6 } i
中專技校類的出身,也是軍工國企干了很多年,2000年左右出來,進入了行業內知名的兩家外資企業,一直從事某種設備修修改改設計的工作。目前已在一線城市購房3套,均為大戶型,面積過百的房型,資產1000到2000多萬肯定有的。
T, g' v: @1 A0 _( Z8 G' k0 i. T9 {/ F, S6 S* s/ y4 v
兩個工程師,到了這個年紀,各自的經歷,讓人唏噓。0 D- O* T& k) N& L" ~
/ |8 k, U# S3 s6 F7 q1 A
A是正規本科,技術更高,長期從事非標設計,技術上是大牛,經常加班,50多歲了也還是加班,很拼,很積極,長期保持學習姿態,進步姿態。 相比較B只是一個中專技校出身,后來20年混在兩家外資企業,做單一的設備,就是改老外的圖紙,啃老外嚼過的骨頭,在我看來,比非標技術差遠了,工作壓力和節奏也遠遠不能和A比。 但是看結果卻不是這樣。$ Z& s. |$ \- p! R9 w& f% D) x, g
|# d" ?! [% _9 n B/ P也許是時代的因素,無論如何不應該是這個結局。
: w0 [1 K6 f# v' }5 J: [# O3 [) P H5 p
補充: 兩人都是一線城市,都是做技術的,要畫圖,出圖,都不會英語,
; T2 u4 U* f# M ^3 P2 t8 l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