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交流,大多被理解為褒義。可語多必然有失的代價也必須買單。' {3 i( A$ o8 C
是否能說會道,我想很多是取決于性格和過往環境背景。
: ~# B0 z/ [2 I拿我來說,我比較喜歡跟人聊天,但是過去一直在日本。
6 h: V1 z; x6 b0 e! \2 }日語跟漢語的差異,日本人的性格以及日本的島國文化都決定,我的聊天特長沒辦法很好的發揮。
" @0 i3 {- c p4 E. N' M3 ^1 ^- Q. i& X/ o1 [
雖然剛開始工作一周,周圍的同事和環境一下子變了。我能聊的天性也瞬間恢復了不少。
. y; z% A" ~' z6 S
+ x- T+ S4 X: B: p- a6 l" \# H& i其實,我以前并沒有把什么事都記錄下來的習慣。( e s& s H, [, n& \( T. B
從沈陽隔離階段開始,我逐漸喜歡上了這個新習慣。) [ Y2 ^2 h# r* e4 m
它的好處有三點,* p* `: i. v. \$ e( R0 P+ ^
第一,能把某時某地的經歷記錄下來,之后再看時,會有很多新的發現。0 a- o& z) ]+ W4 ~- B
第二,能提高書寫和閱讀能力,能說不代表能寫,不練習,讀寫能力也無法提高。
6 k# g$ }1 y1 q第三,可以把我的所思所想以文字的形式跟親友分享,無形中增進了跟大家的交流。好多老同學看完我寫的東西后,都私下里跟我恢復了聯系。我想,了解了一個人,你又覺得合適的話就會跟他做朋友。
1 z/ U( r% Q5 b) [; Q* s( K
, W$ u: q) n( }9 f說完好處也不得不說說壞處,最大的壞處就是語多必失的代價。
3 z9 x* V: K4 h3 |8 z! W6 V' y語言和文字真的很奇妙,寫的人的意圖跟讀的人的理解可能會有很大差別。尤其是只了解一個片面一個角度的讀者。
% e5 @; n- d, \- U信息時代,每天看到的新聞,文章,視頻鋪天蓋地。人們也不會深讀深想作者的意圖,不喜歡就吐槽還是好的,表面沉默心里吐槽的就可怕啦。
/ L6 z' b7 b& S當然,我不會因為畏懼而停筆。
: {) Z6 E7 G6 I: V寫給愿意讀的人,寫給真心為了我好而吐槽的人。/ z" Y5 b1 g6 S" K
同時我也要鍛煉接受不同的見解。1 J, g+ b/ B, I: t+ N' ^
性格決定命運,但是氣度才能決定格局。! x* h& {: Q$ ]; A/ b' Q% |3 ]' G* c
尤其感謝吐槽給我的朋友,我希望自己能正確看待,自己的格局也能逐漸變大。2 b- P; H! y3 d5 y&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