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allejon 于 2021-5-13 16:12 編輯 ; n6 p1 J4 m) G* g$ `% M
( @9 L! t( A6 `' a# O關于信仰,易中天先生曾有如下解讀
% k" ]8 k3 u+ o
1 n* l2 T; a( q# \/ Y5 Y什么是信仰?信仰是對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的堅定不移的相信。比如相信某個科學真理,它是自然規律不能叫信仰;或者相信某一個道德信條,這是社會行為規范,也不能叫信仰。, J8 w) h9 V, @% m/ g3 }
9 @) ?4 V8 z* l. b! z) A
按照這個標準核定,我們漢民族有信仰嗎?沒有。第一,我們不存在超自然、超世俗的存在,我們沒有創世神話?;蛟S我們的民族曾經有過,但后來沒了。例如,盤古是開天地的,不是創造天地的,因此他不能算作創世的神;而女媧是造人的,在她造人之前,黃土已然就有了,因此她也不是創造世界的神。我們沒有一個神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我們沒有創世神,就沒有終極創造者,沒有終極關懷,就沒有彼岸概念,因此我們無信仰。' E; B- `6 J6 m' E, |$ w
" V$ t7 h: Q3 E1 a我們有沒有信的東西?有,我們信神、信佛等等。但我們這個民族對這些東西的相信是實用主義的,比如我以前在農村看到神龕里面供奉著的有觀音菩薩、太上老君、如來佛祖、土地公公、媽祖、自己的祖宗,多種信仰即無信仰,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
1 I: { P& N3 m; @: Y7 ^% X6 y9 U' J8 [3 \3 l) n8 W1 j+ n
我們有一句話叫“信則靈”,翻譯過來是靈就信,不靈就不信。有人說,某某廟你要拜一下,很靈的,諸如此類。我們的崇拜是實用主義的,有那么多崇拜的對象,而且這些神靈各有各的分工?;旧细鞣N班子都齊了,這是常實用主義的崇拜。所以漢民族的文明特點是有崇拜無信仰。
+ L' e; s6 O- K7 q9 W7 ?
?: ]7 ~* q" H/ h0 V這樣一種特點從西周就開始產生了,因為西周為我們的文明奠定了一個基礎:以人為本、以德治國、以禮立序,以樂致和。我們的文明是這樣的文化系統。這樣的文化系統雖然經歷了從春秋到戰國、秦漢的國家制度的變化,但有些東西沒有變,例如家國一體沒有變,祖宗崇拜不變。既然是這樣的系統,那么我們不可能產生對超自然、超世俗存在的堅定不移的信仰。9 G6 d3 Q' V+ _9 k$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