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有秩序的小瓷片 ![]()
8 Z$ {* i6 v5 _& }5 j% U6 B: }
( k* h% Z& a* N. E3 b" H3 j& f這是一些形狀相同的小磁片。 . c- A# w8 B$ {+ j) K+ L
02.錫疫 ![]()
9 w' D9 ?/ w1 d' o2 V C
+ [/ P' T( J( s6 u9 u J$ |$ M6 s你有沒有聽過一個“錫紐扣在嚴寒中變成粉末”的故事?這張動圖呈現(xiàn)的就是這個過程。隨著溫度的降低,銀白色的金屬錫會逐漸轉(zhuǎn)化成另外一種同素異形體——不具有金屬特性的灰錫粉末。這個過程也被叫做“錫疫”。
?: r4 h6 O7 Q2 Z
03.浸不濕的海綿 6 c9 @: W2 z! ~& k7 C
+ L i2 N* n& L' V9 k
海綿吸水的過程是毛細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只有在海綿材料與液體之間的附著力足夠強時才能發(fā)生,而這種海綿材料與金屬汞的親和性很低,它們無法彼此浸潤,液體汞很難附著在海綿的小孔當中,因此它也就不會將海綿“浸濕”了。注:圖中的液體其實是水銀。
9 d9 Y) K& w" G2 v$ i
04.水轉(zhuǎn)印 ![]()
E5 b+ o5 Z7 U) F8 r* m
* C& G3 v$ j, ^. a水轉(zhuǎn)印是一種通過水將平面印刷的圖文轉(zhuǎn)印至不同材質(zhì)物體表面的技術(shù)。進行這種轉(zhuǎn)印時會首先在塑料薄膜上印刷圖案,然后將薄膜平鋪在水面上,噴灑活化劑溶解破壞薄膜,再把需要轉(zhuǎn)印的物體慢慢壓入水中,這樣圖案就會貼在物體表面了。類似的還有像印制迷彩頭盔的原理。
+ e" s5 f& Y- i' I' c# _
05.過冷水冰沙 ' y J9 ~& z/ x6 t* D
+ U7 N2 Z3 y7 \6 d. o9 F# T6 }
結(jié)晶過程需要一些凝結(jié)核的引發(fā)。當純凈的水放在光滑潔凈的容器中冷凍時,由于凝結(jié)核的缺乏,可以在低于凝固點之后依然保持液態(tài),形成過冷水,而當過冷水受到擾動、凝結(jié)核引入之后,結(jié)晶就會迅速發(fā)生。 $ W+ ?3 p" U0 [# R6 ?/ f7 n" [
06.水立方 ![]()
6 s! D3 x% [4 N1 V3 l3 D; \
( J* {' t9 C$ Y8 X# Q這張圖來自一個超疏水涂層材料的宣傳短片。這塊板的四周涂有超疏水涂層,在中間沒有涂層的部分,材料與水的親和性比較好,水可以鋪展開來,而在有涂層的部分,材料與水彼此親和性很差,因此旁邊的水就呈現(xiàn)出向內(nèi)回縮的趨勢,減少與疏水涂層的接觸。
7 ~4 N# g4 m6 S& F
07.肥皂泡風暴 ![]()
! |! D) U7 \! s1 f! J: H
+ x" L w; h5 \7 i# t6 s# K& ]半圓形的肥皂泡膜底部會被加熱,在熱量的作用下液膜產(chǎn)生強對流,進而生成了漩渦,科學家們用高達每秒500幀的拍攝記錄下了這一過程。這些肥皂泡漩渦的運動模式與大氣中的氣旋(例如颶風)有相似之處,因此,科學家們希望通過觀察它們來幫助建立計算大氣流動的模型。
7 y( U: F6 P* U
08.射線與云室 . a3 l9 v3 n! b7 b5 b3 B! w# i: G- Z
6 t" f, A, V8 [+ X( F2 Z7 y" _" U這是一個威爾遜云室,其中漂浮著過飽和的蒸汽。當帶電粒子(α或者β粒子)經(jīng)過時,會產(chǎn)生凝集核,使得蒸汽冷凝形成霧氣。如果給它加上磁場,根據(jù)粒子偏轉(zhuǎn)情況還可以判斷其電荷/質(zhì)量比和正負。正電子、M子和K介子的發(fā)現(xiàn)都是拜它所賜。 ; S) B0 u% ]1 ], ]6 B7 m" @
09.豐饒之杯 & J# s$ Y: L% n# }; m
6 J, i# n5 D: D m9 N0 [5 B. [
聚丙烯酸鈉是高吸水性高分子的一種,能夠和大量水分子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氫鍵,從而實現(xiàn)吸水效果。在蒸餾水里可以吸收500倍自重的水分子,但溶液中離子會嚴重影響效果,所以請盡量不要用較硬的自來水或者礦泉水做這個實驗。 " J2 N6 H* l* P2 F% C1 ~+ q
10.化勺水 這是神奇的熱水,能融化勺子卻不傷手……那么為啥這杯水沒有蒸汽騰騰呢?其實水是普通的水,做手腳的是勺子。而單質(zhì)熔點只有29.76攝氏度,放在手心都可以融化,離開手之后又能重新凝固,但不推薦赤手接觸。 ( P4 R3 ]3 `# g" N8 P) q
11.羽落術(shù) ![]()
1 [+ Y6 w: G* j9 R _
" h: Y' q8 k0 h% t) \" _% @; Y![]()
- _- @" W) @# T
* n# F- _' E+ {0 F這里使用了一塊金磁鐵和一只粗銅管。當磁鐵從銅管中落下時,磁感線切割導體,在銅管中生成感生電流;這個電流反過來產(chǎn)生磁場作用在磁鐵上,產(chǎn)生斥力阻礙它下落。
" Q" ^0 t; B3 @6 J5 V0 W- k0 J
12.熔金術(shù) ![]()
5 ^- O) B/ J8 b% Q
" f1 s( T( I: x2 U這是一個雙重現(xiàn)象:電磁感應(yīng)加熱和電磁懸浮。電磁感應(yīng)加熱,是利用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把金屬放在快速變化的磁場中,從而在金屬中產(chǎn)生渦電流。電流流經(jīng)金屬自己的電阻而發(fā)熱,最終將金屬熔化。在這里,利用交變電流通過粗大銅線圈,使用的電流功率為1.6千瓦,頻率為204kHz。這枚鋁塊重2.6g,可以加熱到1200℃,熔化是足夠了。至于電磁懸浮,和上一張圖原理類似,只不過現(xiàn)在我們有外源的電磁鐵,所以可以讓它一直懸浮下去。同樣,鐵器因為自身鐵磁性的干擾所以不能做這個實驗。鋁和銅是最適合的材料。注意磁懸浮這現(xiàn)象本身不需要超導體,雖然如果有超導材料會省很多電。
) M+ S9 B6 {* m I
13.魔術(shù)沙 % T" C2 y, s$ U, b5 V6 B0 w
% u2 D, w3 c" h7 w" I. q$ N3 }0 Z) `
將沙子表面涂上疏水物質(zhì),放入水中就是這個效果。現(xiàn)在常見的魔術(shù)沙是沙子和三甲基硅醇反應(yīng)的產(chǎn)物,硅醇基和沙子反應(yīng)后剩下的甲基包在外面形成疏水層,所以進水之后它就會結(jié)成塊以降低接觸水的表面積,但是水不會粘在上面,所以拿出來之后立刻就還原成干的粉末了。魔術(shù)沙的顏色是人為添加的顏料,但是入水之后都是銀色。這是因為它憎水,表面帶了一層氣泡。 * I7 j% Q; D" E9 L9 ^+ D/ F1 G
14.艾爾莎的魔法 ![]()
( B+ ?& l# T/ A8 [+ C
; h$ E8 v# `/ }+ H' D看起來很恐怖,其實不是真的冰,只是醋酸鈉過飽和溶液而已。過飽和溶液是溶質(zhì)超出溶解度上限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稍加擾動就會大量析出沉淀。如果把三水合醋酸鈉晶體加熱到熔點(約58攝氏度),晶體會一邊熔化、一邊釋放出結(jié)合的水,然后熔化的醋酸鈉又會溶化在釋放出來的水里,成為很濃的溶液。將這些溶液冷卻到室溫下也不會析出,而是變成過飽和溶液。現(xiàn)在如果伸手進去形成凝結(jié)核,溶質(zhì)會立刻重新結(jié)晶為三水合醋酸鈉晶體,這一過程帶走的水又促進了進一步結(jié)晶,很快整瓶都會完全變回一開始的樣子——一堆白色晶體,沒有一點游離水 $ }7 b; ]; B; Y# V
15.水火交融 " \4 p& }, L+ ^2 C' [! K. O
2 Y% d ^3 i& q9 |/ Z
燒杯底部放入了少量乙醚和金屬鉀,當加入水時,金屬鉀與水反應(yīng)生成氫氣并大量產(chǎn)熱,造成氫氣和乙醚蒸汽的燃燒,而隱約可見的紫色火焰來自鉀離子的焰色反應(yīng)。
% V. Z3 E( }5 U$ w
16.紅與黑 3 k! K$ D+ G; e7 L8 Z
2 g; r7 f& O6 j V7 E5 o2 F這是“碘鐘反應(yīng)”的一個變種。實驗中所用到的三種無色透明溶液(從前到后)分別加入了:可溶性淀粉和焦亞硫酸鈉、氯化汞、碘酸鉀。
]( p: [& E0 ]+ t) z- T7 c
17.魔法撣子 ![]()
# V& Y9 W" ]! X5 O" h8 g
" u. v4 m0 Z+ \" P! I實際上和撣子無關(guān),爆炸的是紙上的物質(zhì)。三碘化氮是一種可以發(fā)生接觸爆炸的物質(zhì),稍有擾動即可引起爆炸分解,并產(chǎn)生紫色的碘蒸氣。 & o# E: Y, k% Q
18.銅和硝酸 : o% g" N; A% E! R# C" k
% |) D( [4 X# G: a- c0 |銅與濃硝酸反應(yīng),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的氣體通入水中,隨著氣體生成停止并逐漸溶解,水倒吸進入反應(yīng)瓶,最終形成淡藍色的硝酸銅溶液。 - k8 V2 y& I& ?" c$ [/ V- ]
19.甲烷泡泡 : [* W7 L8 {9 X5 @ t7 t
1 Z* c: n S* h4 @+ }/ p7 f4 w% T將甲烷通入肥皂水產(chǎn)生甲烷氣泡。在點燃泡泡時,其中的甲烷氣體迅速燃燒。 % @9 K# M- y" V: e$ L0 U4 U1 I8 X
20.梨樹銀花 ![]()
3 k+ d5 ~, i# l0 {& C: K! i( ]! A* v* d! R
這是金屬鋰燃燒的景象,燃燒過程中固態(tài)的金屬鋰不斷熔化,并生成氧化鋰。鋰的焰色反應(yīng)為紅色,但當劇烈燃燒時火焰呈現(xiàn)一種“亮銀色”的狀態(tài)。
, D$ m, I8 \+ s! z, c2 D9 s5 t
21.糖火山 ![]()
) ]0 j: `1 V, j) q# E/ y+ k7 S- }
# N2 f z1 L$ }7 P5 C![]()
4 s0 h0 d& ~6 `' ~* @: i7 c3 K6 d8 o" D# T+ n
在加熱之后,試管中的氯酸鉀發(fā)生熱分解產(chǎn)生氧氣,試管中的氧氣和熱足以點燃小熊軟糖中的糖類等有機物。氧氣促進燃燒,而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又進一步促進氯酸鉀分解產(chǎn)生更多氧氣,因此就產(chǎn)生了劇烈的燃燒反應(yīng)。 + @; U6 j) h6 f: c5 h
22.隱形球 ![]()
[0 y6 K. ?% w
; U8 d6 {# M6 ~; i1 v讓球隱身的關(guān)鍵在于相似的折射率。這里的小球是高吸水性材料,它們的吸水性實在太強,以至于吸滿水時的折射率已經(jīng)和純水沒有多大差別,因此當浸入水中時,它們自然就與背景融為一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