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跌跌不休的電池級碳酸鋰均價,來到了20萬元/噸關口。這是一個整數關口,是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的底位,是寧德時代“鋰礦返利”計劃提出結算價。
) e& q5 H( n' a6 A
4 z( H9 t) _) G9 Z# @上海有色網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11日碳酸鋰(99.5%電池級/國產)跌7000元/噸,報200000元/噸,今年迄今累計跌幅達61%!
/ [: W6 T" X6 z. o/ s, j' |; \' m9 D1 K+ c
按照當前的下跌趨勢,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跌至20萬元/噸的下方,甚至跌至15萬元/噸附近,都不會令人意外。# Y5 J3 R1 R7 j! J; R- ~1 {* {
2 ?7 K# R! q8 T% J( B7 \
每天都有更低價
$ F. `3 G& r& {7 x- O% A! }- q$ H I6 \" [8 l1 k X+ S; P' N
按天計算的話,電池級碳酸鋰已經連續下跌了58日,“每天都有更低價”并不是說說而已。$ Z! D/ m% y* u7 @
, N& C6 |% A8 w+ o$ z
在3月底,當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25.65萬元/噸時,有媒體就報道稱,部分電池公司采購價格已報20萬元/噸。/ x3 X; B" v+ P$ L. K5 I" y
6 M. x6 Y. D5 J- H+ ]上周,在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22萬元/噸時,華中地區一位鋰鹽廠內部人士曾對媒體表示,“原以為在20萬/噸會形成支撐,現在看來可能會輕松跌破,市面上已經有低于20萬/噸的零單成交。”
8 m4 ~9 g" Q1 q* I7 B
& y, K) e4 k j, z4 h$ i u現如今,下游普遍提不動貨,鋰鹽廠庫存處于高位,而在成本壓力下,選擇躺平或減產的鋰鹽廠家也逐漸增加。
, J8 P5 Z. \0 R% O+ e
3 z z# q3 [( C1 c3 X甚至出現了采購毀約現象。有知情者透露,“現在碳酸鋰采購毀約時有發生,合同簽訂后,客戶到期不提貨或者要求降低售價的情況并不鮮見,因為市場上不缺少低價貨源,每天都可以買到更低價格的產品。”+ w3 S$ o& d. g# @
7 f; p- o2 D" `; {7 u% B: w- w
“部分貿易商的出貨價已經跌到了16萬/噸-17萬/噸。”" N" A, t3 q r2 G
7 s4 d& N+ K+ q4 ~' P0 f9 y0 }各種消息滿天飛
( V$ y3 t) ^' Q2 Z* X3 b9 M. X* T- m- p6 G, l* h
近日,有市場傳言稱,包括贛鋒鋰業(002460.SZ)在內的多家鋰電巨頭達成協議,同意將電池級碳酸鋰底價定在25萬元/噸,以減緩電池原材料價格的暴跌。 V+ A; f: i4 x6 G6 V- k
: B- D" Q7 @2 e/ C+ P
不過,贛鋒鋰業隨后便出面辟謠,表示并不存在前述環節或討論,且絕不會主動控制價格影響市場,行業中也沒有企業具備相應能力。
@ u9 Y: m5 J8 t8 R, z
) W! o2 ?7 e5 f6 Y& j實際情況是,在當前的價格體系下,各家鋰鹽廠的生存境遇千差萬別。擁有自有礦的企業利潤空間依然豐厚,而外采礦的鋰鹽廠已進入微利甚至虧損狀態。
: F8 S) r! v6 s5 Z3 K9 P! p H1 Z2 P. |
例如,有報道指出,藏格礦業(000408.SZ)現有萬噸碳酸鋰生產線的單噸成本在3萬元左右;擁有鋰云母瓷石礦的永興材料(002756.SZ)也表示,其鋰產品的成本目前遠低于市場價格。而外購鋰輝石精礦的企業,成本價則普遍在30萬以上,即按目前均價看,生產一噸就將虧損10萬元以上。* Y2 d6 O. \! s
. D1 ]3 T3 _( c. x5 Z/ }0 r“去年賺的今年都虧完了。”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相當部分的小廠已經躺平了,如果碳酸鋰價格繼續下跌,會有更多的企業停產。”
& E! m v' |- o# w. T2 T
1 I& H8 z- m4 z y3 j b在日前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比克電池副總裁樊文光預測到年底將會是15萬元/噸;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則指出,碳酸鋰實際成本應該在3萬元/噸左右,預計后續價格會飛速下降,“探到10萬元以下也不是沒有可能。”8 I1 O8 ?5 v( g( K9 s5 r8 [( l
- N- o- {6 K0 a' L. {7 c" m K4 U- @
為何急速下跌?7 a) c/ \) Q8 V& P# D4 W& j
1 Y. m1 ^# Z8 r0 P" w" F, K
對于碳酸鋰價格的快速大幅下跌,業內有多種聲音。
7 N; i6 [' P0 h1 ]2 s' r8 G) G
8 K) c0 L) Z: y7 ~. J1、產能過剩擔憂抬頭。
+ Y$ }% q1 H \0 I p6 @/ ]0 V
9 B8 l$ h- e; D) t0 P4 K* E/ Y1 [3月28日,鋰電負極材料國內市占率前五的尚太科技在其里城道基地停產的公告中,明確指出,“2023年開年以來,新能源電動汽車增速放緩,動力電池市場受去庫存影響,鋰電池客戶排產不積極。”; [1 i5 k8 {3 c$ e
& @7 G1 J% _' _1 |; w
“整個負極材料行業供需已經反轉,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 }8 _" f1 A& O+ a7 S7 d
% Q1 ]" z9 q' f
一葉落知天下秋,負極材料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碳酸鋰也是一樣的。4 P2 P$ H1 B6 {; P4 w1 s7 x
! L- {8 \& H" l$ E) _ f2、供給增加,庫存釋放。# E' u2 j% \" J6 b, _; v. ]
! n( c V; [; ~
在2022年,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電池企業,都在“自備鋰資源”,電池企業鋰資源自供比例增加。3 }0 e( ?7 V" U7 y3 ~
- y) f) ~1 Y$ G- e此外,在之前碳酸鋰價格上漲時,囤積庫存的投機者,也在碳酸鋰價格下跌時急速去庫存,形成了市場上供過于求的局面,引發碳酸鋰價格更快速地下跌。5 h0 R4 c) J5 l; x
3 o. x1 |4 D7 r* U$ @. s3、電池回收企業提供鋰產品。
2 S0 H) B. x" Q/ V
0 ^& L- m: h* i1 R當前的動力電池回收市場正在快速發展,并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企業。據了解,目前鋰金屬標準回收率已達到70%,而寧德時代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環的鋰金屬回收率更是高達到90%。6 b r! C1 N3 S3 g" l- _) k
' s4 I8 u- t( _, a% P K& ]9 c經過回收從而循環利用,也讓電池企業源源不斷地得到鋰產品。3 k( y6 W( a4 y# l; o9 D& r
8 d# F( `2 {3 y4 G" ]總結
8 H- e3 m* u: g" Y" \% y( l5 q X
* t5 a0 V/ v- g4 S4 Y事實上,電池原材料價格的下跌,對產業鏈的發展有利。邏輯是,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跌,電池整體成本有望持續下行。
/ @% F4 F$ a$ Z: E$ z
' G7 G5 k: g, h# P+ Y: p; H" g在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競爭中,占據新能源汽車成本大頭的動力電池,有了降價空間,就能夠讓新能源汽車在競爭中處于更好的位置。
9 x2 s# Y& [$ P" z# k1 D2 H! |8 s; x! P) }9 P
對正在興起的儲能市場而言,電池成本的下降,也有利于電化學儲能的持續快速推廣。
( `; }1 B" P+ y" x
" z" m, }- ]" F1 M- o! v: x4 h& H最后,電池級碳酸鋰到底會跌到什么位置?15萬元/噸?10萬元/噸?5萬元/噸?我們拭目以待。
' u: n0 |# w8 d9 Q1 u: p%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