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iyusheng 于 2023-9-13 13:33 編輯 . }+ R$ `; }0 ?2 E
( I$ o0 u$ b% H2 E+ p
電火花加工的原理是基于工具和工件(正、負電極)之間脈沖性火花放電時的電腐蝕現象來蝕除多余的金屬,以達到對工件的尺寸、形狀及表面質量預定的加工要求。
+ b; ^+ {6 J# [% ?" i# N+ [' y8 s1 p& K' Q: w0 c& Z+ i% w; b
如下圖所示,工件與工具電極分別連接到脈沖電源的兩個不同極性的電極上。( \& f/ G/ h3 n7 C' H, s) r
6 G u+ X; R" q9 @1 T7 C! ^工具電極常用導電性良好、熔點較高、易加工的耐電蝕材料,如銅、石墨、銅鎢合金和鉬等。在加工過程中,工具電極也有損耗,但小于工件金屬的蝕除量,甚至接近于無損耗。
; O7 K, Z2 w" g' Q& h. r6 B! Q* c j- K8 ?. M: o3 h6 T( M( r
工作液作為放電介質,在加工過程中還起著冷卻、排屑等作用。常用的工作液是粘度較低、閃點較高、性能穩定的介質,如煤油、去離子水和乳化液等。
1 c4 j; r/ X' L/ H0 `! D ] H6 N4 t! ^
4 Z+ Y: L3 L5 W
! A/ l. B }( _4 k 當兩電極間加上脈沖電壓后,當工件和電極間保持適當的間隙時,就會把工件與工具電極之間的工作液介質擊穿,形成放電通道。
- a8 M6 t8 p0 h; c5 \* o$ e5 l) k5 v4 c3 v: n
放電通道中產生瞬時高溫,使工件表面材料熔化甚至氣化,同時也使工作液介質氣化,在放電間隙處迅速熱膨脹并產生爆炸,工件表面一小部分材料被蝕除拋出,形成微小的電蝕坑。
x- `% U q5 R
# @- ?, ~2 d. o. Y! d7 k; c脈沖放電結束后,經過一段時間間隔,使工作液恢復絕緣。脈沖電壓反復作用在工件和工具電極上,上述過程不斷重復進行,工件材料就逐漸被蝕除掉。9 U, S% ~2 r* a+ M! B" Z) n$ K
. p4 M) R; Q2 ^6 ?$ k* h {伺服系統不斷地調整工具電極與工件的相對位置,自動進給,保證脈沖放電正常進行,直到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 v' U. k+ n- F" P" J) b' c9 g5 ?8 @
0 p0 V+ [! p( [& b' N. J; r
1. 電火花成形加工( Y5 c6 a) \( W7 H7 I' }; i
" e; Y* i/ _0 Z5 S0 \% Y
工具電極通常為一個紫銅或者石墨成型電極,其可以是能夠制作出來的任意形狀,加工出來的形狀為與之對應的型腔。
2 ?; |5 b1 I* l) b8 b* a/ O# S* r/ j$ E P: x- O6 \/ ]
) W3 X8 e* W; N1 E
- }% G' ^3 ]# g; y![]()
" Y* j3 h! P& K: o l; |7 Z. M7 g2.電火花線切割加工
' j, q8 | N6 {! [; o( S
1 v: n0 s) h/ ~+ }6 r* K: B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分為慢走絲與快走絲,一般使用直徑0.1mm~0.3mm的電極絲來加工貫通的直紋面零件,可以是凸模零件或者凹模孔。
! t/ |* R+ [/ F& g3 V9 q, l) R ~0 F$ X8 d" L7 v3 A
, ^9 v' C9 ?' h" m/ O6 F
) d$ S% V# n% s# B4 ]![]() 電火花加工時改變的不僅是工件表面,還有它的次表面。加工后的工件表面結構分為三層(圖1-3)。
5 \; A8 ]! R6 l8 O. @$ y電火花加工表面沖擊層是由被拋出的熔融金屬和少量電極微粒沖擊而成。這一層很容易去除。
6 b, X! v. t! N+ p# p+ f/ Z3 N2 l, y- j1 v# Q( D
下一層是硬質層(氧化層)。電火花加工實質上改變了硬質層的冶金結構和特性。在介質油的作用下,熔融金屬迅速冷卻,未被拋出去的熔融金屬就凝固在型腔中形成了硬質層。這層硬而脆的氧化層會出現顯微裂紋。如果這一層太厚,或者通過拋光無法變薄或去除,那么這塊工件可能在有些使用條件下過早損壞。
- q, `& o% X5 H- {" e: A* d/ \) E0 j$ J6 e+ \8 g
最后一層是受熱層或退火層。它只是受熱,并沒有熔化。硬質層和受熱層的厚度由工件材料的散熱能力和加工能量決定。不管如何,改變的金屬層都會影響工件表面原來的屬性。# x9 Z1 h% B& y6 o
8 D- a" S( G5 F. X數控電火花機床上的自動精加工電路能夠有效減少硬質層的形成,但仍然無法消除退火層。
. J3 X5 F, z) S) l% E8 F: l
8 V& a* @! T9 X! F/ t4 f1 J X ! c7 @+ \& N6 v
$ V( Q+ H7 Y1 }9 e/ F- P9 y
! D* ]* p6 U9 v9 \; k; Z+ y; ~4 e+ {( B5 x3 D2 m
3 B. f* f/ R& }: z"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