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造方案的確定
1 q8 o9 H8 y* V* Z 改造的可行性分析通過以后,就可以針對自動磨床床的現況確定改造方案,一般包括:, L0 w) V1 k7 K
1、機械修理與電氣改造相結合) v; m; C6 @! ?7 R2 C
一般來說,需進行電氣改造的機床,都需進行機械修理。要確定修理的要求、范圍、內容;也要確定因電氣改造而需進行機械結構改造的要求、內容;還要確定電氣改造與機械修理、改造之間的交錯時間要求。機械性能的完好是電氣改造成功的基礎。
" f- R, Z0 E. ~' B 2、先易后難、先局部后全局0 n2 W( J; B/ V
確定改造步驟時,應把整個電氣部分改造先分成若干個子系統進行,如輸入部分、邏輯部分、輸出部分、面板控制與強電部分等,待各系統基本成型后再互聯完成全系統工作。這樣可使改造工作減少遺漏和差錯。在每個子系統工作中,應先做技術性較低的、工作量較大的工作,然后做技術性高的、要求精細的工作,使人的注意力能集中到關鍵地方。& f" C& k# k! C( I# [ B# E
3、根據使用條件選擇系統
/ t1 Q, j `/ ]& v' o 針對平面磨床,確定它的環境、溫度、濕度、灰塵、電源、光線,甚至有否鼠害等外界使用條件,這對選擇電氣系統的防護性能、抗干擾性能、自冷卻性能、空氣過濾性能等可提供正確的依據,使改造后的電氣系統有了可靠的使用保證。當然,電氣系統的選擇必須考慮成熟產品,性能合理、實用,有備件及維修支持,功能滿足當前和今后若干年內的發展要求等。6 W6 g K5 Q; c' i! Q
4、落實參與改造人員和責任
8 e) a$ t" c' B 改造是一個系統工程,人員配備十分重要。除了人員的素質條件外,根據項目的大小,合理地確定人數與分工是關鍵。人員太少不利于開展工作,人員太多也容易引起混亂。根據各個劃分開的子系統,確定人員職責,有主有次,便于組織與協調。如果項目采用對外合作形式,更需在目標明確的前提下,界定分工,確定技術協調人。$ J, t! _; ^/ G' t J0 _5 ~
5、改造范圍與周期的確定
8 Q+ M/ N2 w& ]+ H1 v 有時數控機床電氣系統改造,并不一定包含該機床全部電氣系統,應根據科學的測定和分析決定其改造范圍。停機改造的周期,根據各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考慮因素有生產緊張程度、人員技術水平、準備工作充分程度、新系統大小與復雜程度,甚至還包括天氣情況等。切忌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匆忙上陣,但也要合理安排,防止拖拖拉拉。) ?( Q& u, U/ C
二、改造的技術準備
1 l5 ^6 o ~# c; P/ h. ^ 改造前的技術準備充分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改造能否取得成功。技術準備包括:
" g4 f, o) Z: \+ ]; {$ } 1、機械部分準備/ C p1 b9 U' C% K1 r; C5 @
為配合電氣改造而需進行的機械大修改造的測量、計算、設計、繪圖、零件制作等應先期完成。同時對停機后需拆、改、加工的部分等應事先規劃完畢,提出明確要求,與整個改造工作銜接得當。
( t& s6 Y. V6 W1 h: ]$ p 2、新系統電氣資料消化
# ?+ z! B; A8 y4 z+ }/ e 新系統有許多新功能、新要求、新技術,因此改造前應熟悉技術資料,包括系統原理說明、線路圖、PLC梯形圖及文本、安裝調試說明、使用手冊、編程手冊等。要有充裕的時間來對上述資料進行翻譯(進口系統)、消化、整理、核對,做到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4 M8 h2 d0 c8 J/ n! K 3、新舊系統接口的轉換設計
( a8 a; ]' H- S* j9 i& J8 @, {8 I 根據每臺設備改造范圍不同,需事先設計接口部分轉換,若全部改造的,應設計機電轉換接口、操作面板控制與配置、互聯部分接點、參數測量點、維修位置等,要求操作與維修方便、合理,線路走向通順、中小連接點少,強弱電干擾最小,備有適當裕量等。局部改造的,還需要考慮新舊系統的性能匹配、電壓極性與大小變換、安裝位置、數模轉換等,必要時需自行制作轉換接口。! B- c. A, f! d: p! ~
4、操作、編程人員的技術培訓
% H2 U( _5 I k* ? 機床電氣系統改造后,必然對操作、編程人員帶來新的要求。因此提前對操作人員和編程人員進行新系統知識培訓十分重要,否則將影響改造后的機床迅速投入生產。培訓內容一般應包括新的操作面板配置、功能、指示含義;新系統的功能范圍、使用方法及與舊系統的差別;維護保養要求;編程標準與自動化編程等等。重點是弄懂、弄通操作說明書和編程說明書。3 I3 a0 r) `5 c6 \; ]
5、調試步驟與驗收標準的確定$ ~1 g; O0 x0 y: m: W8 Z
新的電氣系統改造完以后,怎樣進行調試以及確定合理的驗收標準,也是技術準備工作的重要一環。調試工作涉及機械、液壓、電氣、控制、傳感等,因此必須由項目負責人進行,其它人員配合。調試步驟可從簡到繁,從小到大,從外到里進行,也可先局部后全局,先子系統后整系統進行。驗收標準是對新系統的考核,制定時必須實事求是,過高或過低的標準都會對改造工作產生負面影響。標準一旦確定下來,不能輕易修改,因為它牽涉到整個改造工作的各個環節。/ i: e: V9 M2 S+ {4 M; t9 c8 F8 y
三、改造的實施
1 T8 y* X* J; w [7 u' m9 f4 ^ 準備工作就緒后,即可進入改造的實施階段。實施階段內容按時間順序分為:7 L& h, J! Z! U1 r/ O/ ^" ]3 }
1、原機床的全面保養3 W0 Y: l3 P, C j
機床經長期使用后,會不同程度地在機械、液壓、潤滑、清潔等方面存在缺陷,所以首先要進行全面保養。其次,應對機床作一次改前的幾何精度、尺寸精度測量,記錄在案。這樣既可對改造工作起指導參考作用,又可在改造結束時作對比分析用。+ I$ H, x/ P7 l; Z: K* o+ @
2、保留的電氣部分最佳化調整
9 M/ |9 B3 b8 P# x/ h 若對電氣系統作局部改造,則應對保留電氣部分進行保養和最佳化調整。如強電部分的零件更換,電機的保養,變壓器的烘干絕緣,污染的清潔,通風冷卻裝置的清洗,伺服驅動裝置的最佳化調整,老化電線電纜的更新,連接件的緊固等等。只有對保留的電氣部分做好過細的最佳化調整工作,才能保證改造后的機床有較低的故障率。$ j: a+ R6 c" p0 f
3、原系統拆除# G: u& B, H4 Z
原系統的拆除必須對照原圖紙,仔細進行,及時在圖紙上作出標記,防止遺漏或過拆(局部改造情況下)。在拆的過程中也會發現一些新系統設計中的欠缺之處,應及時補充與修正,拆下的系統及零件應分門別類,妥善保管,以備萬一改造不成功或局部失敗時恢復使用。還有一定使用價值的,可作其他機床備件用。切忌大手大腳,亂扔亂放。
: a3 f* V' _2 o$ q( J 4、合理安排新系統位置及布線
4 _' E, p. _, U- K9 t/ X5 f0 s 根據新系統設計圖紙,合理進行新系統配置,包括箱體固定、面板安放、線路走向和固定、調整元器件位置、密封及必要裝飾等。連線工作必須分工明確,有人復查檢驗,以確保連線工藝規范、線徑合適、正確無誤、可靠美觀。0 h. W# B# P1 l4 U
5、調試8 z; K' G0 S* E7 u) L7 a6 n
調試必須按事先確定的步驟和要求進行。調試人員應頭腦冷靜,隨時記錄,以便發現和解決問題。調試中首先試安全保護系統靈敏度,防止人身、設備事故發生。調試現場必須清理干凈,無多余物品;各運動坐標拖板處于全行程中心位置;能空載試驗的,先空載后加載;能模擬試驗的,先模擬后實動;能手動的,先手動后自動。
0 n+ ?; {1 z8 l3 o$ D% d四、驗收及后期工作/ T5 k, D3 N" \7 I5 N
驗收工作應聘請有關的人員共同參加,并按已制定的驗收標準進行。改造的后期工作也很重要,它有利于項目技術水平的提高和使設備盡早投產。驗收及后期工作包括:& d4 J+ k5 V: D0 x& X
1、機床機械性能驗收
/ W. z% I5 d0 h1 O1 { 經過機械修理和改造以及全面保養,機床的各項機械性能應達到要求,幾何精度應在規定的范圍內。
+ T- c3 W6 a% p' @9 V 2、電氣控制功能和控制精度驗收" i) L0 j8 I% `: ]) M* t( Z: L
電氣控制的各項功能必須達到動作正常,靈敏可靠。控制精度應用系統本身的功能(如步進尺寸等)與標準計量器具(如激光干涉儀、坐標測量儀等)對照檢查,達到精度范圍之內。同時還應與改造前機床的各項功能和精度作出對比,獲得量化的指標差。
0 O4 W: O$ k5 | 3、試件磨削驗收6 F T2 ] ^% b( K8 D
可以參照國內外有關數控機床磨削試件標準,在有資格的操作工、編程人員配合下進行試磨削。試件磨削可驗收機床剛度、切削力、噪聲、運動軌跡、關聯動作等,一般不宜采用產品零件作試件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