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久頒布的合理潤滑技術通則GB/T 13608-92國人到現在知之甚少。! ?( c, j) ~/ a/ D! }9 D! p
J. T, A6 T1 ]* `$ }; z3 E# x4 ?0 d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合理潤滑技術通則GB/T 13608-92
% ^6 A, l2 B) \4 s6 B. h本標準旨在對具有相對運動產生摩擦的組件及摩擦點的設備,推行潤滑技術合理化,使設備在設計、制造和使用中能實現安全運行、保障性能,減少磨損、降低能耗、延長維修周期和使用壽命,達到節能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 X- Y$ X2 i4 s) ^各行業可根據本標準制訂本行業的合理潤滑技術細則。3 k7 S- @. J, ?6 V3 U/ P, Y5 ]% |# u
1.主要內容與適用范圍
% ]% }* G6 k/ d) R本標準規定了潤滑技術合理化的技術要求和潤滑技術采取合理化措施后的經濟效益計算方法。/ M- K0 P9 s, H) v& u
本標準適用于需要給予油脂潤滑的設備和儀器儀表的設計與制造,也適用于設備和儀器儀表的使用及潤滑劑的生產與貯運。: n! L0 {3 l4 b9 E9 c0 Y7 r, V/ [
2.引用標準6 R" |$ ]* m$ j0 q' Z2 M2 g% `
GB 7607 汽車柴油機潤滑油換油指標
; o( |: O; ]% s% @. K& hGB 7608 拖拉機柴油機潤滑油換油指標- J4 ^: ?1 R0 p( F
GB 8028 車用汽油機油換油指標3 ^" w1 q0 f+ k, T: y6 T1 a+ ~
ZB EOI 002 L-HL液壓油換油指標
: O7 c9 Z$ d: F$ s3.術語8 t, G) g1 A. V- r9 ~$ n( F
3.1合理潤滑技術& Q. g" E- C8 s7 @9 s
在技術、經濟允許條件下,為實現設備的可靠運行、性能改善、降低摩擦功耗、減少溫升和磨損及潤滑劑消耗量,對設備的潤滑設計、潤滑系統的運行操作和使用潤滑劑的品種,性能等所采取的各種技術措施。) A7 q; T1 @( V8 B1 i3 B) N+ `
3.2潤滑技術合理化
3 |1 u3 I( W0 f2 b1 v, _ {1 a* j$ I 在設備的設計、制造、使用、維修、改造和潤滑劑的生產、銷售過程中,推行各項合理潤滑技術以逐步獲得最佳社會與經濟效益的工作。: ?% j# D* W% u# C% C
3.3合理潤滑設計+ `2 G; i' T' M( z3 ]- y/ ]
符合合理潤滑技術要求的設備潤滑系統的設計與實施合理潤滑技術相關的設計。
- C6 w1 p. j! X A' E( I3.4潤滑系統
; b3 O, j3 W8 p8 J: o2 r; Y由摩擦副、潤滑劑、潤滑裝置及密封裝置等組合成實施潤滑功能的系統。: ~5 J! E; T3 B, G
4.潤滑技術合理化的技術要求$ z; q5 M- y' ?( i! e1 y$ ^
4.1合理潤滑設計的技術要求
0 x9 l% u5 M3 Y5 J Z4.1.1凡需要潤滑的設備,設計時應滿足設計各種工況的潤滑要求,采用先進可靠的潤滑系統及相關的零部件,編制設備潤滑系統說明書和必要的潤滑圖表,并對潤滑劑使用中的清潔度,理化性和使用性能指標的允許值提出技術要求。6 t' D' y$ R; u. Z, z& B
設備出廠時應對潤滑系統及其裝置的設計參數、可靠性、潤滑劑消耗定額進行檢測標定。并附潤滑系統說明書。
9 k$ |* {, s" \3 G7 a5 E3 k& m7 x4.1.2新產品的潤滑設計必須制定先進的節能指標。
+ ]9 ^ K1 m7 d5 {' v2 A4.1.3已有的固定式機械和移動式機械均應考慮改進潤滑設計,提高潤滑技術水平,降低能耗,改進潤滑后的設備比愿設備的能耗減低達到如下指標時:
" s+ Q8 k8 M. j: w& M, Z( D# w, C& z固定式機械:3-5%為一級節能潤滑
8 ]* l2 e! _7 B* v U7 v2 H5%以上為二級節能潤滑3 n9 |3 `3 N- W4 A0 ~
移動式機械:2-4%為一級節能潤滑! g4 U) n( x! I v
4%以上為二級節能潤滑
) v3 I3 \4 n z& e2 h$ P: O* q4.2潤滑劑產品供應的技術要求
# k0 u/ T. x3 h9 m1 n9 i2 n. S4.2.1潤滑劑生產廠及銷售部門應在潤滑劑品種,質量上滿足各類用戶要求,用不同規格的專用容器包裝供應,便于不同地區、不同季節選用,并應不斷開拓節能型新產品。對節能型潤滑劑應達到如下要求:
2 e) d, |0 E7 F( w: I# b! ~. qI型節能潤滑劑比原標準性能同用途的同類產品節能1.5%以上;4 K1 ^1 M& o) Y* O# b; U- O; D! V
II型節能潤滑劑比原標準同性能同用途的同類產品節能2.7%以上。
% M" f- v4 _/ A# Y) E$ Y6 }5 I潤滑劑出廠和銷售,必須在容器上標明品名、商標、牌號、質量標準號、等級、實物重量、生產廠家、出廠日期及批號等,并附有產品使用說明及合格證。散裝潤滑劑出廠必須提供上述內容的卡片。
' C" x. t: O) u6 ]# i. ^. A桶裝潤滑劑還必須進行一次性封口。
# O$ o: T. e' Q3 ~4 q# G* s 注意:1.I型為第一代產品,II型為第二代產品。
9 u# K) ~' A9 I; A4.2.2潤滑劑在貯運過程中必須用專用容器,要確保安全、嚴防滲漏、污染和變質。保管時,要分類(牌號)存放,定期做質量檢查和化驗,保持容器整潔,并做好質量檔案和預防污染工作。
& I: e/ \3 `; u! x' s5 W$ R! L4.3潤滑系統運行操作的技術要求
! L- _4 u4 m* |* t1 L) A- N4.3.1潤滑系統的設備、裝置和儀表和安裝調試,應嚴格檢查試驗,確認潤滑系統的可靠性符合設計要求,耗能定額指標達到標準規定時,方可驗收交付使用。" O0 ?: t) t" s i1 x! E
4.3.2潤滑系統的運行管理必須按安全、可靠和節約的原則,確定管理方式、方法、制定必要的規章制度、檢修規程和操作規范,并要不斷通過試驗加以改進。
- V$ @0 O* h/ t2 g- {5 n9 F# K4.3.3潤滑系統要建立技術檔案,對其設備,裝置和儀表等的保養、維修改造,以及選用或更換潤滑劑的日期、牌號、性能和數量都要作詳細記錄。' {/ \$ O# J- m; c
4.3.4一般設備要定期抽樣檢查油質的變化情況,對大型、重點關鍵設備的潤滑應進行狀態監測。要按GB 7607、GB 7608、GB 8028、ZB E01 002和機械設備使用說明書按質、按期更換潤滑劑。更換時,要對潤滑系統認真清洗。
0 V5 J4 A, ^' i F& ^2 b更換下來的廢油,除自行加工再生者外,應全部交回。各行業應根據不同油品制定廢油回收率。不得撤漏和隨意燒毀,防止污染環境。+ Z5 H% }9 i3 X3 c9 x, x
4.3.5大型企業應至少配備專職潤滑工程師,中小企業亦應至少配備專(兼)職潤滑技術員和技工,分管潤滑技術和管理工作,并配備相應的檢測儀器。對設備操作人員應進行潤滑技術培訓教育,對負責潤滑工作的技術人員和工人要建立技術考核制度。
2 A4 ?8 i+ n& B7 B* W5.合理潤滑技術的經濟效益計算- e0 M9 H; A# r, E* d9 }/ M7 V
因采用合理潤滑技術獲得的經濟效益按下式計算。
2 G1 e0 M f( w4 T C=C1+C2+C3+C4+C5+C64 X! {) c+ z. ?0 }# w- r
C—因采用合理潤滑技術獲得的總經濟效益,元/年;
P% h" @. V" ]. h6 b2 a+ bC1—由于減小摩擦功耗而獲得的經濟效益,元/年;7 S8 ?1 w* J, E4 V. U1 X
C2—由于改進密封結構或采用新型密封材料減少設備漏油而獲得的經濟效益,元/年;# E- k' S, P* [3 f9 i
C3—由于減少摩擦副磨損使用戶減少更換配件費用而獲得的經濟效益,元/年;4 _0 _- v* {& U1 R2 d& d
C4—由于延長摩擦副使用壽命減少設備停工時間而獲得的經濟效益,元/年;
( I# o, b( ]/ R; V( r# tC5—由于采用合理潤滑技術減少設備維修保養費用獲得的經濟效益,元/年;7 v" m! M3 ~" ~& w9 v6 W8 y
C6—由于改進潤滑管理方法減少潤滑劑消耗量而獲得的經濟效益,元/年。
) j" y7 v X+ M) I$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