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E泵的結構 , }' x4 \/ {0 s. P
整個分配泵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鋁制泵體,內有滑動片式輸油泵3、油壓調節閥25、傳動軸及齒輪4、滾輪及滾輪座圈5、平面凸輪6、供油自動調節機構7以及調速器總成24。另一部分為分配頭,內裝柱塞10及分配套筒、控制套筒9、出油接頭12、出油閥11以及電磁式停油裝置等。
- Q U$ q8 n' G( h+ _- j柴油由輸油泵1(一級輸油泵)從油箱2吸出,經油水分離器,將水分離后,進入燃油濾清器27中,濾清后,進入滑片式輸油泵3(二級輸油泵)。輸油泵每轉一轉,吸入并壓送一定量的燃油。燃油的壓力與泵的轉速成比例上升,由油壓調節閥25控制,當油壓超過規定值時,柴油便從油壓調節閥的入口一側流回輸油泵。因此,分配泵內始終充滿具有一定壓力的柴油。 4 ~- v& x; b! R h" C9 T
由曲軸驅動的傳動軸帶動滑片式輸油泵旋轉,同時通過聯軸節帶動平面凸輪6轉動,平面凸輪上有傳動銷釘帶動柱塞10一起旋轉,柱塞彈簧8通過壓板將柱塞壓向平面凸輪的端面。平面凸輪的型面則與滾輪機構5緊密接觸,當平面凸輪轉到凸起部分與滾輪相接觸時,凸輪即被頂起向右移動,同進推動柱塞壓油。柱塞上有軸向和徑向油道,起進油和配油作用,所以這種分配泵的柱塞同時具有壓油和配油的功能。柱塞的往復運動起壓油作用,旋轉運動起配油作用。 / Q+ r. S: V0 q5 f
2.工作過程
2 m/ ~) L0 T2 z' |7 a$ u6 ^(1)進油過程 ) ]" J* \& W+ o# h w
滾輪1由平面凸輪2的凸起部分移到最低位置,柱塞彈簧將柱塞3由右向左推移,在柱塞接近終點位置時,柱塞上部的進油槽7與柱塞套筒上的進油孔8相通,柴油經電磁閥9下部的油道流入柱塞右端的壓油腔6內。 7 @( Q+ l9 R$ v7 B$ s f+ P
(2)泵油與配油過程
( n4 }! M( E: H7 N& H8 X0 U( z隨著滾輪由平面凸輪的最低處向凸起部分移動,柱塞在旋轉的同時,也自左向右移動。當進油孔關閉后,柱塞即開始壓縮油腔內的燃油使其壓力升高,此時,柱塞上的配油孔與柱塞套上的出油孔之一相通,高壓柴油即經出油孔和出油閥流向噴油器,噴入燃燒室。
$ ~0 a o/ H3 v# }平面凸輪上的凸起數與氣缸數相等,因此,平面凸輪每轉一圈,配油孔與各缸分配油路接通,輪流向各缸供油一次,各缸噴油一次。
' O% K3 {4 ~3 ]) U配油過程,由于柱塞1回轉,柱塞上的配油孔5與分配油路2對口位置不斷變化,進行燃油分配。
7 s: n# @9 b8 Q" J( k- t(3)供油結束 ( k! ?0 ^7 b& e" K" W
柱塞在平面凸輪的推動下繼續右移,柱塞左端的泄油孔3與分配泵內腔相通時,柱塞內的高壓油立即經泄油孔流入泵內腔中,柴油壓力立即下降,供油停止。 # G5 A7 S* M2 D& {
(4)供油量的調節
0 L+ T1 m5 |' `+ L1 Z/ Y, `' s柱塞上的泄油孔什么時候與泵內腔相通,靠控制套筒1的位置來控制,當移動控制套筒時,柱塞上的泄油孔與泵內腔相通的時刻改變,使供油有效行程h改變,即結束供油的時刻改變。向左移動控制套筒,有效行程h減小,供油量減少;向右移動控制套筒,有效行程h增大,供油量增加。
2 ]7 r( Z0 l. v- O: c9 ~: k可見,這種分配泵供油量的調節是通過移動控制套筒、改變停止供油時刻即控制供油有效行程來實現的,稱為斷油計量。
$ u) I9 Q/ e b; \/ i0 Y1 V(5)壓力平衡過程
7 x' X) {$ d8 ?; {供油結束后,柱塞繼續旋轉,當柱塞上的壓力平衡槽1與分配油路2相通時,分配油路中的柴油壓力與分配泵內腔油壓相同。這樣,可使各個分配油路內的柴油壓力在噴射前趨于均勻,可使各缸噴油均勻。 ( n$ P2 H, d$ C! @! P
(6)防止反轉作用 ! N0 D2 F. i+ t5 t1 R7 V
VE型分配泵可以防止柴油機反轉。因為當柴油機反轉、柱塞向右壓油時,進油孔開啟,因而油壓不可能升高,故不能噴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