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守”的那個貼子,人氣很高啊。拋開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所有權(quán)和保護的問題,僅僅是對于“師傅”這件事,大家觀點也頗有不同。說說我的感覺。
* q; W( E8 {& \) v
% n( p& a/ W0 g' c# @" X5 _如今,你新畢業(yè)的入職,是否還有真正意義上的師傅,我還真不知道。因為我離開國企好幾年了。有規(guī)模的民企或者外企,師傅這種傳幫帶的方式,好像不太有,更多的是通過現(xiàn)代化的培訓(xùn)方式,培養(yǎng)年輕人。
: r( \1 I2 i6 r% w/ S5 m! u0 Z2 T
: u# ^1 g7 x5 m3 B; q* d我入職的時候,是有師傅的。那時候,師傅的概念,已經(jīng)遠不如以前了。不過車間主任把我們接到辦公室,還是把師傅們找來,一個一個分配下去:你,跟著張師傅,你,跟王師傅,等等。因為我們是大修專業(yè),比較綜合,師傅的幫教還是很有必要的。0 c& b3 @4 y8 R6 @/ I
+ ^1 o! t4 b" L1 O9 S5 s
然后一段時間,大家遇到一起,多多少少會把自己師傅抬出來顯擺一下。我們那種國企,還是有一些拿得出來的老技師的,在本系統(tǒng)內(nèi)部技術(shù)比武獲得過名次的,也不鮮見。
! Y1 d. F9 O% s# u8 U# Q8 a5 T
再然后一段時間,就不吹師傅的牛B了,慢慢開始發(fā)現(xiàn)師傅缺點。確實有些,與師傅關(guān)系搞得很不好。包括我自己,現(xiàn)在想起來,當(dāng)時有些事情確實做得不太對。那個時候,90年代初期,社會變動非常大,商品經(jīng)濟開始瘋狂沖擊傳統(tǒng)的觀念,連師傅們自己都搞不清楚該怎么走。也就對徒弟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 A' @* C& j" S5 W9 g- k4 _: A3 y5 ^& s0 a% l/ i
具體技術(shù),其實日常師傅指導(dǎo)給我們的,都是很細節(jié)的。真的要說出什么,也不容易。但是,好的工作習(xí)慣和分析方法,確實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有幫助。2 o& M% K# h" {7 e
3 d: @1 J x# V$ g( Z8 [
比如,師傅接手一臺精鏜床修理。任務(wù)下來后好幾天了,就讓我們?nèi)ラe逛,他自己,坐在車間里的搖椅里面看說明書和圖紙。多說一句,我們廠里,據(jù)說,只有他一個人,敢在上班的時候,坐在搖椅里面,大模大樣的看書。別人都只是辦公椅或者板凳。
6 W4 E4 z' Y% j0 A8 {/ `四五天后,他把我們叫過來,舉著圖紙和說明書,把設(shè)備故障分析了一下,然后開始拆裝調(diào)整。兩天時間,搞定。總共花去7天左右。其實車件給的實際工期是20天。' l5 {2 O' F( w9 S
$ h1 C% [5 S! @$ p5 W6 p1 y. [
然后他告訴我們說,做這種維修,千萬不要上來先拆。一定要在拆之前,把問題分析透徹,再動手。否則,這個毛病沒解決,又把別的地方搞壞了。這個做事的思路,我至今記憶猶新。
9 ]0 ~- G5 l# J( T3 n7 a' M2 o' A
這個是絕活么?不是。但是這個是師傅言傳身教給徒弟的。其實,絕活,也不是沒有。比如,拇指粗的鋼絲繩,他鏨子一下就可以剁斷。那個東西,必須一下剁斷,否則就開花了,沒法編了。我自己也苦練過一個月的錘子,仍然不敢那么一下子砸下去。5 n- m4 Y" Q6 s$ s# b/ S( F
g2 i- Y/ T9 x5 y# b$ R后來,車間改制,我們就各奔東西了。不過后來在公司大院里偶然遇到,我都會親切叫他師傅。不是客氣話的那種口氣,而是真正叫師傅的那個語氣。
' D$ G- n8 n% T% W* X
3 H# Y7 K: D3 `$ A1 p) M0 m3 ?細想起來,師傅的瑣碎,還有很多。或許我運氣好,遇到了個不錯的師傅。那個年代,很多師傅,還是真的把你當(dāng)自己人來看待的,在車間到處護著你————當(dāng)然,這與現(xiàn)代管理方式不符。: f5 E% t; k7 m& k% X
4 e- K, |. o& w, c; @: V. T
如今,真正意義上的師傅方式,真的很難找了。社會是在進步的,有些東西確實要淘汰的,當(dāng)然,被淘汰的不一定都是不好的。至少,有過的師徒經(jīng)歷,多會成為美好回憶。
g/ T% w/ T6 I+ M, a9 a, q# }1 A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基礎(chǔ)|主題: 799, 訂閱: 90
- · 采用|主題: 929, 訂閱: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