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一年多,小弟想聊聊自己對技術和工作的理解,請各位大俠斧正。
+ G) ~; g3 G+ Q+ ]4 G8 `小弟所在的公司從事某種大型設備的研發和制造,由于這個行業比較小眾,小弟又想潛水,就不點破了 。
& E1 p1 j* B# R8 i! q5 y" C& L" _: U/ R1 t9 z0 g
因為第一份工作的緣故,公司的產品在我看來頂多也就是中型設備。目前公司正準備設計該種設備的終極型號——參數再往上,國內都沒有合適的工藝線與之匹配,這也是中國粗放經濟的悲哀。
+ c3 z/ L$ E* V
# A9 f* f3 n( L, @; t進入正題。
7 r: e. A" M G& [; c8 r6 I+ a! |3 U1 B( x- P$ v
該型號的機組作為公司的重大專項,小弟剛進來的時候就聽聞了,但一直沒有見到有任何正式的技術探討。這周部門領導召集我們組開會,突然放出了打樣圖,并且明確要求:依照打樣圖對尺寸進行圓整,禁止做任何更改;即便是糾錯,也必須上報。新機組的“研發”就這樣開始了。
* T" G9 I: I' B2 _% q2 A8 s; h" v( B" q9 o! |$ e0 s
我是恥于稱之為研發的。因為所謂的打樣圖上竟然還有某國際知名企業的Logo和版權聲明。之前一直以為是部長負責打樣圖,對于他的地位我是真心仰視的,畢竟誰都想有掌控技術大旗的一天。現在卻有被欺騙的感覺。讀書的時候也作弊過。但怎么著也是兩廂情愿。 之前就知道公司的產品是依據那家知名企業的成品進行的逆向工程,但沒想到竟然是純粹的偷竊——撕去了“逆向工程”這塊最后的遮羞布。當然也怪自己太天真,畢竟自己早先也在犯嘀咕:這么點人手怎么做逆向工程呢。# E A& }9 }1 e% A# l
/ W8 y6 K9 v) j4 h2 y9 |回家路上聽老師傅和同事聊到新機組。大家樂呵呵得就當說笑。老師傅說,現在任務緊,不可能按時完成的。完成了也賣不出去的。畢竟那家公司不是傻子,以前的機組參數低,那家公司就當在養豬。這個型號是個關鍵點,怎么可能讓我們賣出去。
' d4 U! m) w- w1 k/ N6 C2 A4 [2 q2 `+ _4 W& @. `- }1 |" q/ w
果然,說好了下周開始,結果之前攢下來的幾件任務只了結了一件。。。至于那玩意能不能搞出來,我一點都不關心。這家公司設計員的地位不高,之前一直覺得不公平。但現在明白了為啥。一個畫圖員憑什么坐轎子?公司扯皮的情況在國企這個范圍來看也異常嚴重。工程和生產部門永遠是第一優先的,可以理解。于是周六加班和組長說到對一個小東西的改進,他回絕我的理由就是:不能出新圖,出了新圖被挑刺了怎么辦?.....挺悲劇的。因為我的方案只有4個尺寸一張圖,比現在的十幾張圖幾十個尺寸簡練得多——其實我也正是不想被其他部門挑刺才建議這個方案==!但老人們已經敏感到不愿意出任何圖。
) W3 `' Q4 S0 q- _# v: Z7 j) z& q& x8 Z" |# o U g
工作首先是做人,對于一些刁難人的工藝員,我是一向鄙視的。我是工藝員出身,對可加工型是有概念的。拿嗓門壓人永遠得不到尊敬。可笑的是,即便他平時對設計的錯誤總是惡言相加,但我卻能清晰的感覺到他內心對于自己沒能搞設計工作的深深遺憾和對設計工作的羨慕嫉妒恨==!0 X& B- B( s! l% T/ a6 n. a
C0 x- d1 N3 m& A在此我也有自己的現身說法:“重工業”從事工藝的天地很廣,特別是總裝和調試這一塊,牽涉到管理和技術的諸多層面,牽涉到和各色人等打交道,能耐下心的人在職務和人脈上會有更大的發展。重工業個人的發展永遠是依附于企業的,技術固然不能丟,關鍵的還是要營造自己的管理能力和人脈關系。自己從工藝跳到設計,是因為不想讓自己的專業知識荒廢;也是因為羨慕他們在豪華的大樓體面的工作,而自己只能在車間里吸毒氣。
( a& G- V" N3 W6 z% m% C+ J- }
% f h" _0 }9 p7 w5 `3 L一年前,老東家的設計部部長要調我去他那里。我卻立志到車間里從基層做起鍛煉自己,但最終沒能熬過來。如果這個過程是反著來,我相信我會毫不猶豫的回到車間從頭再來,并且真正的不放棄。之前埋怨自己的工資交不起個稅,現在卻覺得理所當然。一個描圖員,有什么資格要求高工資呢?就算在白金級待遇的研究院,我知道描圖員也是協議工+2K薪水吧,呵呵!而且在街上找幾個描圖員來做,他們肯定做的更快更好。- `/ e& e) t+ c
8 z8 K0 U9 w1 Q$ h" z+ \% j: {對于機械畢業生來說,很多人都想在前幾年能學到真本事。但我真心不推薦大家來成套設備這一塊。8 p$ |, \8 z+ r V- K9 I, C3 B$ u1 J
! E# }- \0 k5 f8 I# s; p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參加了很多次技術推介會,各家配套廠商都來推介自己的產品。但我們所謂的研發中心幾乎沒有人能在推介會上提出任何技術上的問題,包括老師傅在內。部長為了不冷場,會問些原理性的問題,然后仗著嗓門大一路追問。不懂的人自然覺得好像是我們在乘勝追擊咯。而在設計這塊本職上,我們全盤抄襲。國情使然,設計不過在描圖。剛畢業的人會覺得繁忙的加班是一種義務,也是讓自己快速成長的方式。# O. K8 F4 z4 K' C6 O8 ?
( e8 Q8 @# ~: R- y: N9 w1 P
但很不幸的,即便是最具創造性的工作,你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進行重復的內容。年輕的時候最忌諱瞎忙。在老東家,我只加過三次夜班,每一次都是因為重要設備試運行。我在悠閑的時光里慢慢沉積知識。而在這里,不間斷的加班卻只讓我弄熟了autoCAD。太累了,誰還有心思去思考技術問題呢?再加上我們基本是在描圖,真學不到什么。自己的靈感正在枯萎。唯一慶幸的是,由于辦公室位置不夠,我一直駐扎在計算室。交叉學習讓我多掌握了一項能力。但技術總歸是要慢慢積累的。有這個心,不如把時間花在語言能力的培養上。外語特別是英語是必須的 。用母語清晰流暢的表達你的思想更是以后成為領導階層必須的實力。
0 [& s9 l7 X8 l3 I q9 ^- z3 w$ H5 P# `
我真心佩服一位配套廠技術員的口才與素質,部長對新產品從原理上提出了質疑,他兩掌一拍:“哎喲,這點上正是越懂行的人越容易犯這個錯,我們這個新產品:....”這是三個月里我聽到最精妙的一句話!給足了部長面子又含蓄的指出了部長的謬誤。語氣真誠,神情、動作更是拿捏得恰到好處。
4 [: X+ v* W) \
% q" c' i" c, f9 e3 e2 ?1 S' @3 _做成套設備的好處就是站得高。當配套廠吹噓自己的產品用在了某個巨型項目上時,我就在心里樂呵呵的念:幾個月前,那個項目的核心機還被俺踩在腳下呢。你說你的產品大,俺生產過的同類部件里面大得能養豬呢!
" v# ?0 F9 w6 |* G+ Y3 i1 m$ a" Q1 W; K: p+ X
了解得廣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但真正要靠技術吃飯,精是必須的。精才能造就你的稀缺性。對于企業來說,你畫出來的圖紙是要存檔的,你的設計思路是要寫成文獻的,你的工作和很多人一起完成的,大家都互為備份。企業不會太依賴某一個設計員。! Q, r& N; b& Q0 r& U3 |" E/ P, H
4 [. F5 q G( R( E但企業往往對于銷售人員的離去痛心疾首,因為他們掌握了無法被物化的關系和信息。對于設計人員來說,要想使自己升值,也該走這條路。要想使自己的話更有分量,不僅要有理論知識,更要有別人拿不準又渴望的東西。比如大型軸承,從來不作為一個設備獨立運行,但從事這行的人收入普遍不低。因為軸承設計需要進行工況調研,結構設計,交貨后還需要跟蹤軸承的運行效果。即便公司有嚴格的體制讓你把料抖出來,但很多東西不親身見識過永遠拿不準。一旦你掌握了這樣的信息,你就值錢了,因為你知道怎么優化公司的產品而公司又渴望優化產品。而對于成套設備,甲方關心的只是最關鍵的那兩個參數,乙方最關心的只是工況。設備本身的強健決定了你的地位就是可有可無。特別是中國這種只認錢的企業。如果你做設備,請珍惜每一次出差到現場的機會,帶上一切允許的攝影器材。5 y2 B& N s0 ^$ D" W2 Z
; L5 @0 V$ N3 ^: P/ E& i% M' Z職業操守是一個職場人最基本的素質。這周組長興沖沖得拿著幾張工藝卡片來問我技術參數。一看就是匆忙中偷偷復印的,會簽那一欄赫然寫著在老東家時我老大的名字。他問的參數算不得什么秘密,兩家企業又是有交流的國企,似乎不見得有什么不妥。但我冷靜的看著組長:這個參數在圖紙上,屬于圖紙機密的一部分,不方便打聽。在這之前,我已經盡量克制自己,用模棱兩可的話在忽悠他。我甚至不懷疑他有什么惡意,他只是抄襲慣了不覺得有什么不妥吧。從人際關系公關來說,我最后還是失敗了,我完全可以笑嘻嘻的告訴他,真得打聽不到。或者還可以拖延。甚至可以說謊,隨便給他個參數。但那幾張偷偷復印的卡片激起了我深深的厭惡,老大的名字跟激起了我的豪情。技術組不出孬種。認清了事實人才能真正勇敢。不要為自己的決定后悔,機械人都應該有硬質合金一樣的脊梁。
$ N1 h3 D+ x) ?0 k- B
5 G6 x6 x2 t) k: h x ~# N; W# U8 u4 W0 x5 M%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