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找機械設計人員時,多問些具體的背書式問題,比如什么“螺紋底孔多少?”,“啥東東用啥牌子的”,“xx產品價格”.....,而對真正的“設計”能力完全忽略,或根本不知從何問起,感覺有點本末倒置。' W2 }0 { _1 D, G- s, f* ]
+ H7 c0 w& b% D' W4 l) Z 咱也搞了多年機械設計,技術雖算不上什么高手,但對這技術東東還是略有認識,至少共事過的“室友”都還蠻支持的。3 J! G5 a- f# i0 q# ]! a: }: z7 {! }/ c
每當看到什么xx機械手冊,恨不得把他們全裝進腦子中,免得老翻,可惜咱資質有限的緊,記憶力也不好,能記住1/NNNNN就不錯了。幸虧如今印刷業發達,各種書藉應有盡有,網絡世界,查閱資料更是方便, 正好把咱這塊大疤補上一大塊。
( D6 j8 A' q- k6 D6 K- j7 c/ ~0 j- O0 l/ v- {
當然,工作上不能比哪個書多,誰翻的快,最終還得看結果。老天給了我過目就忘的天賦,也給了我善于思考、觀察的頭腦。每當他人面對沒有參照信息發呆時,就是咱大顯身手的時機。每當老板面對超級市場,而沒貨可售時,正是咱要飯錢的大好時機。
2 F! Z& w$ B: c! x0 H: y/ |3 @ V6 `; ^, x; }# @
說實話,在中國技術很苦,搞機械技術更苦。& J& G+ L" \- b7 R, z, p2 Q, W8 P
8 {& d/ B4 b/ n
十來個零件一張圖,解說半小時,加工一兩天,但不知它是從我五、六張圖中精選的唯一1張圖。那五、六張圖又是從我腦海中數十張中精選出來的。能進入腦海的那區區數十張圖,都是經過無數次考驗才有資格在那瞬間呈現它們的身姿。
# e; N1 G- h( m+ w1 Y1 q2 f2 a4 Z6 P& Y ^
但當NNNN個疑問與否定后,看見一件新的物件從腦海中慢慢變的清晰真實時,那是一種旁人無法體會的樂趣。( w* T0 D" k2 u9 A% g, [
0 G6 e# Q! d- z/ f( p% g+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