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的態度,說穿無非是“回到常識”,尊重規律,該走的路不能少走,該等的時間一定要等。不然,出來混遲早會 還。中國現在的問題就在于急于趕路,追求捷徑而忽視了常識。
, g) W3 @2 @5 ~, Z
$ x I0 Z: V1 W& P" M# \誰說德國人覺得管理次要的?誰說日本人不重視技術的?日本對技術的偏執,并不下于德國人,并且日本人的管理層,很多都是技術骨干。
' I4 w( j* l* B( v5 n3 y% V% Z' H" V9 }6 ]
德國人的管理模式實際上非常嚴密,畢竟德國人的性格本身就是很嚴謹的。德國人的管理模式有一個特征是:職工參與決策。而日本人的管理模式有一個特征是:由上級制定戰略和方針,接著下放給基層討論,再將討論結果反饋給上層。
$ |; n' C6 l) e F8 \8 Y2 r6 b
4 S6 N. R. A V+ \, B, J無論是哪種模式,其實并沒有嚴格的誰好誰壞。日本的大型企業現在出現巨額虧損,最主要的問題在于他們無法適應市場,而不在于他們的管理制度。管理的最主要作用體現在控制成本、提高效率。而這些日本大型企業出現的虧損問題并不在于他們的效率不高,也不在于他們的成本過高。而在于經濟危機還有市場不買他們的賬。& G- {& q! X$ e6 r6 e9 j
- X" N4 e2 H7 ^: c+ U
就像柯達,柯達是失敗在管理問題上嗎?
$ C" ?2 }3 u4 f4 `' {6 g4 ^1 e8 S+ d3 Z- l V* m8 z( j
# Q# [8 r) m6 f: {! V- g- P5 A2 C$ M2 f6 x, h* \' X$ r- s* n! H% T
( f) @' B! ?2 ~$ g8 x7 l
$ T7 M& g C* K
; @ B; D, Y; j0 r& e3 d$ f/ @! f' {: {/ S/ H8 h$ G1 r {1 q
雖然" C( S5 H7 }8 U' T' t,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