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看到這個帖子,投緣,想說兩句。 % u! x# @9 W/ A# ?$ K
樓主:% ^, x* p1 Z9 _
很高興認識看到你的帖子!我從事CAE工作七年了,一直在學習,一直在進步;CAE相關工作是我的個人興趣,而且我自認為很優秀,從不擔心被超越。所以呢,您可以聽聽我的意見。。。
; Q0 X+ ?. [& g" ~7 ]) c* `+ _4 @% j1 `
首先,6 x& L4 k+ o8 G
作為一個畢業生,我不反對你給自己多一些選擇,甚至可以說你沒有勇氣和能力給自己一個確定的方向。人生會有好多不能計劃的機遇和運氣,但是這些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當一個人認定了方向,同時不違背道德法律及個人原則的前提下,不管一路上遇到任何喜怒哀樂,都應該堅持到底;因為認定了方向,一個人生存才有意義。
3 o0 x; E* P5 K我也是從農村來到上海的,而且還是大專學歷;這些相比較于我的興趣愛好以及我現在的工作,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因為我一直在堅持走自己的路,即使坎坷了一點,錢不是很多,也有點孤單。談到學歷,我多啰嗦一下。。。8 ~0 q3 [0 S% P# `1 x* T
- 我的領導是博士畢業,但是他的CAE做的普普通通;相比之下,我雖然是高職畢業,但是我的CAE做的還不錯——因為我是專業的。(我只是調侃我現任領導是一個出色的不拘一格用人的人)
- 我們有好多大學畢業生由于種種原因,沒能走上技術或者科研崗位,很可惜/很無奈/很浪費;
- 更不應該的是有些畢業生以做技術或者科研工作為跳板——作為走向管理層或者步入仕途的跳板,只可以說是動機不純,不可以給人家貼標簽,但是他們擾亂了科學技術的傳承與創新;
- 更可悲的是我這種人,從學校出來,沒學歷/沒文化/沒背景,被人以廉價勞動力接收到了這個職位,然后兢兢業業的堅持了好幾年,當自我感覺有了一點成績與自豪時,總會有人背后嘆息道:”大專畢業而已,也來做CAE,噓~~~,這可是一項技術密集型的工作,這個社會,哎~~~“;
- 而我也會正視別人的唏噓:我曾經只有大專畢業證書,現在還是大專畢業證書;他曾經擁有博士學位,現在還是博士學位;而我現在是一個即將更優秀的CAE工程師,卻他的博士學位在慢慢縮水——因為他資以獲得學位的技能在慢慢忘卻,以及相同學位的人越來越多。
- 我們這個社會應該提倡尊重高學歷的人,從小學到博士,十幾二十年,真的很了不起!!!;高學歷人才才是撐起社會文明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石。試問還有多少高級知識分子堅持在科研一線?我們在企業里除了揣測CEO的意圖/投其所好之外,有多少人想過自己本該關注的職能?如果一輩子堅守在一個崗位(即使你能使所在崗位的職能與時俱進),你知道會有多少人說你沒前途嗎?我們關注影視明星/體育明星/政治明星/超級富豪,但是有人博士畢業/默默無聞/堅持在科研一線/也不想步入仕途???——我們價值觀有問題,才導致社會的不公平。3 @& ~, e/ \5 b j/ h S
人生路慢慢,有了方向就要堅持!即使失敗,也要徹底地走到終點,不要猶豫。即使到了35歲,你仍然有好多機會從頭再來。即使堅持了,你也沒有損失,更不會有遺憾。剛剛畢業,你可以經常換工作換環境,只要不忘初心,就不會迷茫。如果有好的機會,可以嘗試CAE這份工作,歡迎加入!!!
5 A0 ^8 _& q A0 c. t6 k" ~$ t1 R8 y. N
其次,
: K, y9 w' ^1 c和計算機相關的工作,的確,技術更新很快,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還要時時擴展相關知識,也的確很辛苦。但是你需要深入了解后,才能確定你是否熱愛這份工作。我相信你所說的CAE門檻越來越低,能操作軟件的人越來越多。其實大多數人將會一生停留在幼稚園學生的水平,同時這部分人也看不到CAE產業價值與前景。最多是拿CAE來賣弄閱歷,調侃世事變遷的一些人。他們對CAE的需求是停留在體驗者的階段。4 b6 i! ^2 ?; I; Z
在企業中,CAE是貫串于概念/設計/工藝/制造等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的一種工具,當然是普及程度越高可操作程度越高越好了。歸根結底,CAE也是為了新產品的開發服務的,所以CAE工程師首先關注的是所服務產品的傳承與創新,其次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做CAE的時間越久當然會更資深嘍^_^!, o6 {7 q% ~5 F7 k7 S
我服務過六七家公司,都在上海。不可避免的是:不良的企業文化和社會風氣,會使CAE在企業中慢慢失去本該有的價值,會使從業人員僅僅是把工作當混日子的;要不急功近利,不注重技術積累和產品的傳承,要不就是為了繡能力而做CAE。我們國內的CAE人員的總體水平很低級,因為很多都是為了模仿而操作CAE工具,很少有人在能操作軟件之余又堅持學習物理背景的。我想應該是學習的方法跟方向不明確,所以導致大家都厭倦學習,但是又不得不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碰壁。; h3 A }0 V& C3 m
我去過德國,對日本有一些了解,對美國了解最多,大概的感覺是(主要是我所從事行業的CAE狀況):
( \ E3 [+ P% X/ @- 1.德國員工很專注,基礎好/水平高/很專業,在CAE一線崗位上堅持了30年的同事仍然能很好的捕捉行業發展方向和最新技術;(總結:他們每個人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業,為了自己而把產品做到最好)
- 2.日本人很怕羞,什么都藏著掖著,不知道是怕你抄襲還是怕你看懂了笑話他們,但是他們很認真/很精致/有耐心,為人處世注重尊卑優劣;(總結:善于使用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緊盯客戶的需求,只要發現客戶的需求,就會盡力做到極致,不知不覺中你就會發現他們能用簡單的方法創造奇跡)
- 3. 美國在政治上是一個流氓國家,但是他們為流氓行為創建了完善而又可持續的操作流程;美國人吊兒郎當地完成了工作,而且他們根本不在乎是否可以做到更好。他們很招人恨,因為實踐證明了他們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體系完備,順理成章,可圈可點;(總結:工作僅僅是因為有激情,使心情更澎湃;把榮譽拱手相讓給他媽的愛講故事的喬布斯吧!)( O1 J: ]1 ~# U- q
如果在CAE行業工作了幾年,而您仍然是為了混口飯吃,我奉勸還是早些轉行;浪費自己的青春,即使填飽了肚子,人生又有什么意義呢!話又說回來,CAE工程師的工資待遇真的不高,作為一個工程師,如果僅僅是只想做一個優秀的工程師,你也只能夠填飽肚子。所以好多人轉行/升遷,甚至墮落到混日子,我們也無可厚非,就是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中國)。1 n( o2 G) t0 g- I* l
同時,CAE是一個太籠統的行業,不管是CAE軟件開發還是CAE工程應用,都要按專業領域分類且分工明確。優秀的工程師不需要什么都會,而是需要找到自己崗位所需的資源,懂得和產業鏈以及同行之間的合作。比如說:
" G( E: W4 ~9 x: s \0 {9 @% k7 v/ n& W- 一個大的CAE團隊里有多體動力方向/強度耐久方向/NVH方向/流體方向/電磁方向,以及耦合場方向等
- 一個方向里按產品類型/結構類型/材料類型等分為不同的團隊,以及交叉合作
- 一個類型里可能還有更細化的不同工況,
- 甚至一個工況還要分開為前處理一個人,提交計算一個人,后處理一個人,編寫報告一個人。(更可笑的是報告署名可能是一個不相干的人)
. L4 e+ D$ ]" r! e5 K; c8 i 怎么講呢,不要擔心你的競爭對手,不要擔心你的選擇。年輕人應該勇敢地去選擇,你的青春就是留給你犯錯的。如果連犯錯誤的勇氣都沒有,還有什么是值得堅持的呢!勇敢點,邁出第一步,后面還有無數個岔路口等著你去選擇,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會有犯錯的時候;伴隨著,慢慢也就習慣于選擇,也習慣承受成功與失敗。
" Q9 h2 u- D7 |0 N. Y
3 g" {, a3 A, W* K) K& VBest Regards, K. C! r4 P0 n7 e! ~
S* s( T; `/ ~2 _
XZ% {, c4 O8 \4 m" p. P
6 A4 G4 {# ?* [" ~( ~/ d* Q" y
) W: O' u# }1 H
3 ^3 U& R. C' j( H! l: ?.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