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P6 U' b2 A( b8 j A7 g6 T# b
* j |5 e( L# O6 p3 L1 `“組態”的概念是伴隨著集散型控制系統(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簡稱DCS)的出現才開始被廣大的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人員所熟知的。
8 O. K$ a- a7 n/ T0 ?% @組態英文是“Configuration”。組態就是用應用軟件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實現工程中某一具體任務的過程。
; E! }; P" k! ]* i/ D) v1 e$ o與硬件生產相對照,組態與組裝類似。如要組裝一臺電腦,事先提供了各種型號的主板、機箱、電源、CPU、顯示器、硬盤、光驅等,我們的工作就是用這些部件拼湊成自己需要的電腦。當然軟件中的組態要比硬件的組裝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因為它一般要比硬件中的“部件”更多,而且每個 “部件” 都很靈活,因為軟部件都有內部屬性,通過改變屬性可以改變其規格(如大小、性狀、顏色等)。 + [7 H" L9 K, g9 U* x- u
在組態概念出現之前,要實現某一任務,都是通過編寫程序(如使用BASIC,C,FORTRAN等)來實現的。編寫程序不但工作量大、周期長,而且容易犯錯誤,不能保證工期。組態軟件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對于過去需要幾個月的工作,通過組態幾天就可以完成。 9 e( C! w/ F/ a& j: l, W
組態軟件是有專業性的。一種組態軟件只能適合某種領域的應用。組態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工業計算機控制中。如DCS(集散控制系統)組態,PLC(可編程控制器)梯形圖組態。人機界面生成軟件就叫工控組態軟件。其實在其他行業也有組態的概念,人們只是不這么叫而已。如AutoCAD,PhotoShop,辦公軟件(PowerPoint)都存在相似的操作,即用軟件提供的工具來形成自己的作品,并以數據文件保存作品,而不是執行程序。組態形成的數據只有其制造工具或其他專用工具才能識別。但是不同之處在于,工業控制中形成的組態結果是用在實時監控的。組態工具的解釋引擎,要根據這些組態結果實時運行。從表面上看,組態工具的運行程序就是執行自己特定的任務。
0 S# r" E: U2 y1 c0 l# ]% d; {) l7 G雖然說組態就是不需要編寫程序就能完成特定的應用。但是為了提供一些靈活性,組態軟件也提供了編程手段,一般都是內置編譯系統,提供類BASIC語言,有的甚至支持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