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老廝 發(fā)表于 2013-5-30 20:12 ![]()
! Z/ N# T9 Z0 X( J什么東邪西毒 我咧易經(jīng)孫子 四書五經(jīng) 天龍八部金瓶梅 還李熬三毛- -
+ S$ T2 f5 \; ^, b除了學生時必須應付的教科書,看過的白 ... $ w3 R; B9 L3 H3 |
老先生文不加點,鄙人理解起來頗為費力。
7 T0 p$ `/ X( q2 f1 n* r8 [
1 T' D" G/ y; @' M- o. C* O: Y東方文化跟西方文化確實不同,暫且打個比方。比如碟型彈簧,又叫“貝勒維爾彈簧”,是法國人貝勒維爾發(fā)明的。我們假設它到現(xiàn)在還沒有被發(fā)明出來,又假設今天鄙人把它發(fā)明出來了,那么按理說,這個彈簧能不能叫“逍氏彈簧”?能叫吧?但是這么叫了之后,別說論壇上的各位大俠了,包括全中國的人,都會是同一個反應,那就是一個字,破口大罵。就是把一個平墊,中間起拱,像個破斗笠一樣,就敢起名叫某某彈簧?能被口水淹死。還有,倪氏鉆頭為什么叫群鉆?如果說倪氏鉆頭是群眾智慧的結晶的話,那么什么東西不是群眾智慧的結晶呢?什么東西都是。9 B- J! ~ Z5 Y
, r" S8 c: A+ Z \ l+ c
以前看過一部電影,說西方人講究突出自我,而東方人講究忘記自我,方向是相反的。而西學的很多學問,都是在金錢的刺激下才發(fā)展的,材料力學就是出于利益目地,少花錢多辦事,省下來的料錢,就是自己賺到的。
, |' A7 p2 m$ D2 r4 j/ c2 X) B' N; d' t' E
以上說點不同。另外老先生可能對理論性的東西不太感冒。其實這是兩種做事方式,不注重理論的人,能很快的做出東西,使用起來也多大問題;而精于理論的人,做事當然是慢點,但他做出的東西,能精確的達到他所設想的目地。對一些粗糙的東西當然是前者有優(yōu)勢,但對于精密化的,前者就欠點分析精神了。
% x6 g( I0 t6 I7 i/ ^& [' z2 W2 n" a& }
比方說,火焰切割機割連鑄鋼坯,開始大家都不講究,只要能割斷就行了,后來就有人經(jīng)過研究分析,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如果每一個割縫如果都能窄那么一兩毫米的話,一年下來,省下來的料,聽說遠不只一塊兩塊坯子,所以現(xiàn)在你給人家切連鑄的鋼坯,都要簽合同,試切的時候,要專門切一塊下來檢驗割縫,在割縫的厚度方向上,上中下都用塞尺塞,得到三個數(shù),加起來除以三,得一個平均數(shù),就是你的割縫寬度。
# b/ U G* A1 P, U1 {1 S3 {3 T' Q2 i* N- C: ]; t
借老先生的題以發(fā)揮,勿怪。2 q* h$ n$ W8 X4 e) c!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