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4-1-31 09:58 編輯 & {* W# L4 m4 P8 ]. Z
0 S, w, e" T! f
新春第一天,向社區(qū)各位社友拜年!' B0 I' B! X+ R, v$ P' m6 `
社友orc_roll發(fā)了篇帖子:再談小榔頭-由此看設計、工藝、“手藝“,中間說到了一點鉗工的手藝。跟帖里有覺得言過其實的;也有認為在現(xiàn)在都可以用機加工替代,鉗工技藝再好也沒有用。
8 c4 ]( f: v! u- G! x9 I應該是這樣吧,機加工的發(fā)展,必然使得傳統(tǒng)鉗工的作用越來越小。不過,不可能每個工廠都擁有所有的機床,很多工程師的設計也從來不考慮加工手段,有的時候就出現(xiàn)尷尬了。& w' {4 G0 l$ O: `" }
貼一張圖片吧。
9 v2 C8 V* T2 O/ I2 Y* v0 F. S& a' a/ J+ C
就這個直徑12毫米的小東西,40多年前我當鉗工時干過的一個活。用虎鉗、什錦銼純手工,一小時干4件。
- y! Q0 a6 c8 u8 ~) `圖紙標注溝槽夾角90度,槽底直線與軸線夾角45度。
# M# L- d; c5 u- x( Y8 R說機加工可以取代鉗工手藝的社友請仔細審圖,看看如何制作。: W: [/ z2 K! |% _
當然,如果適當更改設計,應該是容易之極的事情。
: f8 a5 I! v6 C( l) J% H- B: L' b按圖施工,恐怕就不是了。( ^1 a/ C( s1 }5 T& F" v
' J% E0 v$ W0 w4 G% R
--------------------------------# b5 m" K0 q; l" k5 e) _" c. e
這個工件是個某型號洛氏硬度計的一個零件,用來頂起幾個砝碼并且不讓其轉(zhuǎn)動。有用部位只是頂端的十字棱角,檢驗時也只用直角樣板在端面對一對棱邊,其余部分不檢驗。" H3 X. P# W5 F5 \+ j
40多年前沒有三維,圖紙所標尺寸在這種有空間變化地方不一定正確。諸位解題時務必注意陷阱。20140131.9:57補充。
: U" s& }: v4 ^$ m% C* P* ~5 G5 \, J
}) p0 o1 }' P5 O& T
/ y" `/ r2 K5 U' g( i
+ d" I a2 n# E3 l- F
/ b& I7 M$ |' s* J2 }# M( J+ m# Z& i7 T; H! V1 l+ _; K
& Q7 v# X7 p7 F5 a6 y* D- m- m+ @( \
" N9 v5 E& ?) X
$ U4 u- O) c h% u- a. r" Y9 v: u- G
8 w; s: c- j2 G9 d2 W- }! C# O/ g7 s8 J$ n9 H9 Q) }
4 {6 ?: y8 Y1 f I, P0 s6 k- I
7 t) W1 h, ^' R. I" _2 A* Q
) T$ p* h9 v5 m( w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