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vids9722210 發表于 2014-2-7 16:34 ' P U- Z+ w5 a. h9 s/ @% f/ k
有點忘了,我估計這個問題在本科的書里找不到答案。這些分界尺寸一定有來源,我覺得可能和設備有關,也有 ...
0 q! w! ?- j" ~. e6 N. R' j+ w+ a我覺得和設備關系不太大了。以前車床7級公差,如今可能6級是經濟公差,今后5級公差也可以隨意達到。
8 t" P; }& l7 v6 [4 t7 Q1 J5 d! Q為什么分5-10,10-20,20-50這些段,我認為是:和相對誤差有關,比如鎖定IT7。對于5的棒材在IT7下誤差為1,相對誤差為1/5.對于20的棒材在IT7下,誤差為2,相對誤差任然為1/5.同樣,對于800的棒材,誤差為160.
3 z/ ]/ \% E. v; |) E我們會發現,對于800,誤差為160可能與孔配合時間隙或過盈大,所以我們又把相對誤差1/5的關系調為1/16(所有數字為舉例說明用,無實際意義)
6 G) @! f4 @) |/ q5 @8 q
4 E9 g* O. j' d2 {假如不能明白上面所述,那么請你想想:如果不分段,5的棒材取誤差1,800誤差任然取誤差1,那么后者相對于800這個值其誤差可以忽略不計,這是多么高的精度啊!
2 ]# B W# S' i6 S5 v6 ^9 `- P! ]# L6 C& s- e9 l X
書上確實提到了分段原因和機床設備和加工難易有關,不過我不是很贊同,我比較贊同我上述觀點,分段是遷就于互換配合和生產實際的需要。另外,公差可以是任意的,我們制定的公差表格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全球的人都用這個表格,那么計算和互換就很方便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