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hui 發表于 2014-4-19 13:41 ![]()
& b( z0 z# |; T4 h6 V很直白的道理,攀比,面子,還有潛規則的費用遠比實際正常生活成本的費用大 s, o* A' k8 }7 J2 {$ m. V$ ~ t
沒辦法,掙錢是“社會責任”。9 T1 r" C" h# s' O
月入3千和月入3萬,工作態度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每個月的盈余可能多不了很多,但生活方式和心態一定是有不小變化7 O0 }) M0 S/ y$ z S+ P. M
( d6 Q( a0 g" U' q0 P: e月入3千,朝9晚5相安無事,被批評了暗地罵罵領導抱怨下社會解解氣,平時玩得起啥玩啥7 L6 |$ T+ v* j' p0 Q! ^( x b
9 l5 v L! r7 g- ?+ N; T月入3萬,工作成就是一種心理需要,收入多少是一張社交名片。
. L: A& {6 ^# `這時不會滿足于已有房車,而會想著怎么“錢生錢更多錢”,因為切身感受到了錢帶來的“人無我有”的幸福感。雖然3萬遠遠達不到“千金”的標準,但如果力所能及,也能偶爾感受下“一擲”的快感。
$ M- y- c. X- I9 i1 G6 R而且即使明知自己能力不濟,也不會主動退出回歸平淡,能混一天是一天,忍辱負重就當攢錢。
3 C" J5 E% D* y& o6 q' g6 O) H5 }, H( l/ l6 y
以前報紙新聞還批判,說這是“金錢的奴隸”,這真是冤枉了金錢,要分類也是“社會的奴隸”,因為是社會,一方面在教導窮人“知足常樂”,一方面又把有錢人作為“成功典范”在宣傳,這怎么可能讓人們淡定呢
4 m% X0 V, i; O9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