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8 C! j, g% V' z; D* x" D; h貌似看論壇很多前輩連基本的材力理論以及公式都忘的差不多了
* G) I# Z, J9 ~ E @$ o 難道大部分行業搞設計不會用到 結構 強度 剛度 零件疲勞度 分析么?! {: d: J4 q8 f0 @- T6 o
這些天把理力 材力 重新溫習了一遍,準備接下來搞Ansys ! t8 r' f/ ^" b6 I! @ W* U8 o
以前上課都是打醬油,自行強修 機械設計,暈頭轉向,最后只能從頭找材料力學看,結果發現材料力學的研究是建立在理論力學研究之上,花了2周從頭翻了翻理力的課本,再下工夫啃下材力 簡單多了,; T, }9 k$ B- `* a. ^$ a' n# h
后來有一天搜了下 泊松 胡克
+ P* N% y- ^+ L2 d' n' r7 u(一般物理符號都用人名來著的 無聊搜了下 結果發現這些人都是18-19世紀的人 我一直以為材力是門20世紀才出現的 )$ Z# y7 g: ]' ~+ u+ T% s+ o1 z' A; V
不得不對西方科學家產生由衷的敬佩,想想18-19世紀的中國還是什么一個社會狀態,/ M0 i* t9 E( j+ |8 V# p# ?7 K
這又讓我想起了李約瑟難題,為什么現代科學產生于西方而不是東方?% e6 `; Y6 f& Z3 u& o* M( f
! b6 l! K2 n7 ?1 J* ^
因為東方文化注重經驗且缺少變革性的思維,而西方更注重科學理論且擁有更多革命性的思維0 ?; D' f& D8 p! X" t
從教會神學的地心說 到 哥白尼時代的日心說 從牛頓到萬有引力; g b q$ n9 J* W& R
西方科學將一般生活經驗通過 猜想 實踐 計算 驗證 總結 歸納 等方法 將經驗 量化成公式3 K% g& s- H& @% V
而東方科學近似乎于0,即使我們能計算出圓周率以及各種幾何規則,但是卻沒有將其歸納總結為幾何原本 m9 b. r& z" J' d$ w4 t2 z
即使我們有本草綱目,卻沒有系統化地揭示藥物作用于人的機理
/ g9 X: i! b. o0 `- \3 Y: _9 ^即使我們是世界上最早掌握 使用成熟的冶鐵技術國家 但是卻沒有能揭示淬火的基本原理
2 A& E: R* v1 w6 k3 @# A因為不懂原理,所以不能揭示外在物體的一般規律,所謂創新也就無從著手,這樣東方自然遠遠落后于西方現代工業文明。' C& I$ N3 {3 r6 \) G" n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