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進行齒輪測繪時,通常是測量齒頂圓直徑、齒根圓直徑,以此確定齒輪各主要參數。但在測量時,有時難以實現,如在測量奇數齒軸齒輪時,必須先測一些有關的量,再進行間接換算才行。由于間接測量,其誤差大、精度低,如采用光電儀器測量,成本又較高,一些工廠難以實現。本量具不但解決了有軸孔的奇數齒輪齒頂圓和齒根圓直徑的測定,也解決了奇數齒軸齒輪的測定,對偶數齒齒輪及大軸徑均可測量。
1 三點定圓原理 / Y- q: f$ c# z9 A3 x
圖1 圖1是以O點為圓心,以d為直徑的圓,作圓的兩條切線AO′、BO′交于點O′,交角為2β,連接OO′交圓周于點C,故∠AO′O=∠BO′O=β,在直角三角形OAO′中
OO′sinβ=OA (1)
OA=OB=OC=d/2 (2)
O′C=OO′-OC (3)
將式(1)、式(2)代入式(3),則
O′C=d/2sinβ-d/2 =(1-sinβ)d/2sinβ (4)
d=2sinβO′C/(1-sinβ) (5)
式中β和O′C可測出,所以d值可求。
2 量具結構
利用上述關系式,設計了專用量具,固定角β后測得O′C值,代入式(5)計算即可。
量具結構如圖2,主要由測量爪1、角度盤3、讀數頭4組成。 " T& I' w$ B, l2 p) V
圖2 2.1 測量爪 測量時采用面接觸,測量爪1的工作面通過自己的回轉中心并延伸到另一側,以便確定β角。測量爪用螺栓固定在回轉中心上,為保證其穩定性和準確性,調整β角后,再用螺栓3將測量爪固定在角度盤上(兩側測量爪對中線夾角β相等)。
2.2 讀數頭 讀數頭4選用千分尺結構,為實現標準化,可采用標準深度千分尺讀數 ,用以測量O′C值。
2.3 角度盤 角度盤2為量具主體,上面刻有供測量爪調整角度的刻度和裝配測量爪用的中心(即測量爪回轉中心)孔,同時在角度盤對稱線上加工出裝配讀數頭用的配合孔,裝配時采用過盈配合。
2.4 量具的調零 將量具在一個標準環上通過標準讀數頭的微調零裝置調零(即測量爪中心)。
3 齒輪測量
3.1 測量齒頂圓直徑da
無論奇數齒或偶數齒齒輪,測量時調整β角(圖3),確保兩測量爪(圖中AO′、BO′)工作面與輪齒中線附近(OA、OB)的齒頂圓相切,轉動讀數頭旋鈕,使伸入端O′C頂到中間輪齒的齒頂C點上(跨齒數為奇數),讀出O′C值,并將O′C和β值代入式(5),即可計算齒頂圓直徑
da=2sinβO′C/(1-sinβ) (6) ' }" j/ k# t4 a5 Y1 z2 `' n3 `8 T' j
圖3 3.2 測量齒根圓直徑df 如圖4,O′A、O′B為兩測量爪,調整β角,使測量爪工作面與齒輪輪齒中線附近齒頂相切,轉動讀數頭旋鈕,使伸入端OE頂到齒根圓E點上(跨齒數為偶數),讀出OE值,由于
OO′=AO/sinβ=da/2sinβ (7)
, d( ?' T" N* ~# k' u$ o8 \, ~5 b 圖4 OE=OO′-O′E (8)
OE=df/2=da/2sinβ-O′E df=da/sinβ-2O′E (9)
3.3 齒輪參數的確定 完成da、df的測量,即可按通常方法計算齒輪的各參數。
4 注意事項
調整β角時,應使兩測量爪與角度盤對稱線的夾角β相等;測量時盡量調整到使測量爪與輪齒中線附近的齒頂圓相切;測量齒頂圓時,跨齒數為奇數;測量齒根圓時,跨齒數為偶數;測量時,使測量爪所在平面與被測齒輪軸線垂直。
5 量具的誤差分析
作為量具,首先必須要滿足精度要求。
5.1 量具的系統誤差 由式(5)可知,夾角誤差和讀數頭誤差直接影響系統誤差。
由于誤差比較小,對式(5)全微分,得 Δd=2sinβΔΟ′C/(1-sinβ) +2O′CcosβΔβ/(1-sinβ)2 (10)
由此可見,2sinβ/(1-sinβ)為常數,這說明ΔOC對Δd的影響為固定線性關系;而O′Ccosβ/(1-sinβ)2與O′C的值成比例關系,說明Δβ對Δd的影響關系與被測直徑成比例關系。以上說明系統誤差是有規律的,設計制造時盡量減小那些對直徑誤差影響較大的參數誤差。設計制造后,可通過修正系數消除系統誤差。
5.2 隨機誤差
測量過程中,測量力的大小、量具的變形、測量時的溫度、夾持位置的不同及讀數誤差等,都會產生一些不確定的誤差,這些誤差,可通過控制測量環境和反復多次測量等手段將其降到最小程度,使之滿足測量要求。
6 結論
對實際齒輪進行測量,結果表明原理正確、結論可靠;量具結構簡單,便于制造,易推廣,且可用于大軸徑和圓弧面曲率半徑的測量,誤差適中,體積、重量適當,便于測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