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781995655 于 2014-10-14 23:18 編輯
9 W0 W3 I! C- A! V3 i
# a3 w' x W H' d0 \5 ~昨天說到了標尺寸要找到設計基準,同時兼顧加工基準。今天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的吧,拋磚引玉。希望大家跟進舉出更好的例子。也希望和社區的伙伴們一起進步。
& _4 E1 l. ^4 V1 }圖例是一遠動模塊的底板,底面和頂面有平行度的要求(如果可以,最好標平行度就好,標公差絕對是有平行度的,但磨削加工的時候浪費時間)。其內有幾個安裝螺釘所需要的沉孔和通孔。精度都不高。
, B4 q# A5 d# w$ S7 Z曾經問過一個老鉗工,畫線打孔的精度。他說熟手畫線打孔精度可以在¢0.2mm內,生手就不一定了。留的間隙單邊只有只有0.5mm。還是用銑床做吧。工藝大概可以這樣來了:磨削-銑床鉆孔。 6 H$ C4 {+ u; k3 ]* E
銑床的空閑的時候,刀頭都會放在工作臺的后面;而人一般都是習慣用右手。所以一般習慣在刀頭的右邊安裝工件。 所以板料,我一般會選擇其俯視圖的左邊緣和上邊緣作為基準開始標尺寸,這樣加工人員走刀距離最短就可以加工了。只選2面,是因為可以滿足了設計對孔間距的要求,同時可以避免加工的時候再建加工基準。 9 n, l# x2 N$ D/ i3 \# d/ R ^4 r
加工完一種類型的孔,需要換刀,所以一種類型的孔一個單獨的尺寸鏈。 圖中標了大量的參考尺寸,就是不要讓加工人員計算。他算完,一會就忘了,容易出錯。剖視圖盡量只剖一種類型的孔,再加上尺寸獨立的尺寸鏈,加工人員不會再把孔大小鉆錯了吧?
5 \( x2 ^3 L$ D' q! W不過這樣也犧牲了一些東西:比如螺紋孔縱向的尺寸就有點看不清楚。舍小取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