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是個愛讀書的人啊( Q, ^ E1 l3 t# \6 k+ q- b( u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看到了不是配合或者互換性,而是看到了: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6 L9 U8 n+ F) L; _* G# L
首先,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古人之糟粕已夫”這是輪扁的的看法,那么你還要完完全全相信書中的東西,趙括、馬謖就是例子啊,我覺得書中所言要自己懂得去辨析,去驗證,才能活學活用。不記得那個人說了,要帶著質疑的態度去讀書。/ F8 X# @7 F: @4 C* y9 H: J- w: Y
其次,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好多東西,真的需要有相同思維方式的人才能領悟,所以伯牙鐘子期的高山流水才能成為千古佳話。在籃球場上、在項目討論會上、在商場里與球友、與同事、與妻子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 z7 f$ S8 _- M+ P, ]8 l
最后,書中東西固然是前人留下來的經驗、教訓,但是誠如扁輪所言好多還沒有留下來,就要求后人重新實踐之,論壇上已經有大俠們的:工程師要多到現場的的高論了。! e1 b+ c- j' x
1 j1 S* I* ^, U) c
+ o% G, D. ^2 S' j 最后,中國的古文,都是濃縮過的,因此好多技術、技巧也因此需要后人從新走彎路去揣摩總結。但是另一面,這些濃縮的也確實是精華,倆三千年的古文,現在大聲朗讀起來還能朗朗上口,其平仄、其節奏真的完美,而且敘事條理清楚,講道理通俗易懂。真的是寶貴財產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