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瀚海一沙 于 2015-10-2 21:22 編輯 9 ~5 |0 T0 F# R- y5 S
threetigher 發表于 2015-9-30 15:25 ![]()
7 H' c# g0 k! U$ @; p@瀚海一沙 J7 e. n9 v1 F* Y: F( [
) U9 u/ t7 Y3 }4 c* m: {/ f之前我的評價是從ID外觀上,其實這2款的作者都在折疊上動了腦筋,挺值得琢磨的。
1 Z- |1 s& H0 {- c. D( ~0 y, J6 F8 s6 s. ?6 `
現有的折疊車大部分為橋梁折疊或前后叉折疊,這類車折疊后體積變小,但是部件都裸露在外,攜帶依然不方便,進入人流量多的地方,容易碰到旁人,發生碰擦,所以無法攜帶進入公共交通工具。近年來,也有不少人在研究箱式折疊車,但是因為要裝進箱體內,機械的折疊靈活性比較難設計,所以普遍采用小直徑車輪,比如滑板車車輪,這樣就無法作為正常交通工具騎行。或者說僅僅是一種慨念性的電動車,在現實生活中無實際的應用意義.9 Z: s4 m3 p0 m/ _
一. 折疊電動車設計目標:
& C: B1 `& G1 _7 h3 W 在提倡低碳出行和公交優先的大背景下,如何讓更多的人在日常活動中多使用電動車?如何比較好的解決一部分人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我認為,衡量折疊車設計先進性的標準除體積小、重量輕、折疊方便,安全防盜之外,還應該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9 I- p& ^% ^8 E7 j" N3 _0 X6 W6 C1)、采用哪種折疊機構,使折疊后對空間有充分的利用。
4 v) @8 {6 \( ?" V f. e2)、折疊后有規則的外形,要有一個美觀的藝術造型,符合一般人的審美觀念。$ Y0 p; i# b0 }8 }$ l. r' F8 ^% k
3)、折疊后的便攜性。因為一個折疊車如果一位女士提到地鐵上,比較吃力,且還不容易放穩,按照新的上海地鐵交規都不能進入,能折疊不等于便攜,只有便于隨身攜帶、放置,才能提高電動車在生活中的使用率,折疊才更有意義,才能被人們廣泛認可和使用。
+ d* ~) j& [* _+ E( A4)、折疊電動車要有良好的騎行舒適性,電動自行車的各項性能必須符合一般電動車的的要求。如果只為縮小電動車的體積而不顧騎行的舒適性和安全性,那就失去實用意義。2 a3 s8 M9 T7 a- S" z" F( Y, Z
# U6 b, L! S. x# F3 |$ V7 s1 W+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