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秦鄲 于 2015-11-13 14:00 編輯
* C o4 t6 p; j, R8 J$ O( y
w8 W G6 H+ B9 ^, W 圈子實質就是一個人的生活范疇,社會環境,家庭背景,學歷,閱歷,性格,從事工作的行業和內容等諸多因素形成了每個人與眾不同的社交圈子,從圈子里我們可以獲得信息、情感、機會和物質。中國人熱衷于人際交往一方面是因為幾千年的氏族家族觀念等社會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中國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資源有限,通過人際交往實現利益的私有也是聰明之舉。為什么現在社會上會出現很多“奇葩”性格的人呢?可能物質的富有開始弱化了某些個體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 ?: {& G6 `# B: d% m- W) n3 f 一名機械工程師由于受到行業和工作內容的限制更多的接觸到的是機械行業里的人,從而長期的工作中可能會建立一個比較大的機械交際圈,當然一部分人受到來自自己家庭、同學和自身性格的影響,也可能建立一個和機械毫無關系的圈子。我認為人際圈子是一個特別復雜、特別深奧的社會學問題。$ [5 L4 E9 d; L3 p
簡單的說說自己吧。
3 ?% ?, a5 w0 B% b 我上班以后接觸到最多的應該就是同事,所以我現在的主要生活圈子就是由同事構成的,盡管上班時會有機會接觸到客戶和供應商,由于身份地位的原因,尚且不能把他們吸收到自己的圈子里,或者說他們多數是圈子邊緣的人(當然,有時候我感覺如果想擴大自己的圈子,更重要的是主動出擊)。盡管薪資不高,我們還是經常一起吃飯玩樂,有時八卦一下公司的趣事。他是你圈子的元素,你也是他圈子的元素。因為圈子里涉及了各個部門,所以實現信息互通。我認為圈子的存在不能單純的解釋為利益互通等類似的狹隘的理解,圈子是生活的一部分,其中的脈絡里除了利益意外還有更多的感情、時間、物質等等,利益只是其中的附屬品之一。一個長遠的圈子絕對不是靠利益維持的,就如同微信的朋友圈,假如你每天在朋友圈里刷屏發廣告,那么你離被拉黑屏蔽已經不遠了。* I( V% z7 V2 J* r7 T* R) M
下班以后的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嘗試過各種各樣的事情,比如跑步、練書法、養烏龜、玩游戲、學習等等,現在經常做的就剩下看書、看美劇,荒蕪的時間里頹廢了自己啊。1 @) C2 I7 `3 O; s, w6 `- N2 a
看書是我最喜歡的干的事兒了吧。不過,我不愿意看跟技術和工作相關的書,也不會看玄幻武俠等網絡小說,多數都是買一些文學名著、經管勵志、心理學等類型的書。有時候朋友們也會說這種書你怎么能看得進去,我只能說這書真是太有營養啦。還有就是看美劇,我也不知道自己從什么時候養成了這個習慣,喜歡看美劇和美國大片。我感覺美劇更多的是給人以思考,涉及更多的哲學,而中國的電視劇導演多數喜歡“攻心計”。好的美劇是簡單但是精彩,國劇是看似復雜卻都在意料之中??赡苁菍а輦兊娜翰煌伞?font class="jammer">( L' R5 m; b! a( `# i3 O
我認為生活的終極追求是極簡而快樂的,每一個人都有很多的圈兒,但是不要過于把它復雜化和物質化,它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千萬不要畫個圈圈詛咒自己。4 u6 w" j% O, R
機械社區也是個大交際圈,希望每個人在收獲知識和利益的同時也收獲朋友和友誼。% X* Z) k. X' w \
3 X1 C. {: B0 }2 c9 b: n9 l
. X8 ?8 K- I& k# M9 J8 M后記:' T1 w& a8 d$ j9 d' ^/ y+ P, U
絮絮叨叨寫了這么多,感覺自己真是有點唐僧的嘮叨,本想一鍵刪除,想想還是供大家取樂一下吧。好久沒發帖子了,借鷹大寶地叨擾啦,有磚趕緊拍吧!
( w. ~8 [5 Z/ w6 n# j& N+ U2 Z+ H7 N9 A0 v
: E8 {& I& t0 |7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