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鑄造磷青銅套熱裝后整體收縮,求指點方向 |
| ||
| ||
點評
談銅套膨脹,先搞清熱源,再扯熱梯度影響。另外,銅的熱導大,但是熱容并不比鋼低多少。就鋼套這種定熱量傳導系統(tǒng),等你銅套脹起來,早不是那200+的溫度了。
話說,你倆說得是一回事?一個說大軸壓局部膠合超過過盈矩。一個高談軸溫升導致銅套脹緊。有意思?一個是以扭矩見長的連桿頭,一個是低扭矩的高速主軸,倆工況能往一起扯?
當失油出現(xiàn)局部膠合?
10KW的電機,失油時,燒掉也見過。這應該不是你設計的初衷。失油、失冷卻的銅套急劇膨脹“咬死”主軸的,到處都是。
另外,過盈配合,與表面輪廓度,粗糙度有關系。而且非常重要!壇友好像有說過,用砂紙打打“毛”,那是自欺欺人的。
大俠,你銅的熱傳導系數(shù),遠遠大于鋼、空氣、水。當鋼冷卻收縮時,銅也許還在膨脹。兩者之差可以說50%到100%。端面收縮也許銅套一端在工作臺上,一端在空氣里。與銅套外徑的條件不一樣。
0.05就直接壓入即可,啥也不用費心。那個網(wǎng)友又沒告知當失油出現(xiàn)局部膠著時銅套會跑外圈。
按此圖,我估計過盈量還要減小。有個網(wǎng)友給出0.05下限,貌似不錯。
| ||
| ||
點評
帶不帶溝槽和通孔?能否確認一下?
同一尺寸的黃銅套就無此收縮現(xiàn)象,22#的磷青銅套也未見有如此收縮。
上面有說過,有類似產(chǎn)品,沒有問題。
| ||
點評
體積變小了。不是測量誤差就是折皺,尤其是是中間槽。
微量的小波數(shù)折皺可能不那么容易目測出來。
是整體收縮,即使0.02卡尺精確度不足,從偏光目測也容易判別“整體折皺”出現(xiàn)與否。
| ||
點評
高手。
委外加工有其必要性,很多沖床配件都是自己畫圖找外協(xié)加工,有做過離合器里的底座,鑄造后再機加。也曾將原廠的離剎器整個換成不同廠牌不同型號,換換更好用。
| ||
點評
鋼套是要配鋼門
| ||
本版積分規(guī)則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9-3 09:04 , Processed in 0.10697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