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alleyViews 于 2016-3-6 15:31 編輯
G3 [" B& L) u: S- Q! M7 O7 Z! m3 {' D; { d7 W y
1. 單一基準要素同軸度公差要求3 {, l l8 K" G$ n3 A) ?
單一基準要素同軸度公差要求是指基準要素為單一軸線要素,如圖110所示的中間齒輪座用于支承中間齒輪,為保證安裝在其上的中間齒輪與齒輪系相關齒輪間正確嚙合,必須使其安裝位置正確。該零件上φ30mm圓柱面作為安裝定位面,而φ25mm圓柱面是中間齒輪回轉中心面,因而必須保持兩軸線間同軸,才能保證其正確的嚙合位置,故給出同軸度公差。/ C; X0 j: D+ D# t6 l' v
標注時,首先與基準要素尺寸線對齊注出基準符號,以確定基準軸線A,并在公差框格內注出相應的基準字母代號,同時在公差值前加注“φ”,然后將框格指引線箭頭與被測要素尺寸線φ25mm對齊,注明被測軸線,如圖11Oa所示。圖11Oa中要求表示:φ25mm圓柱面軸線對φ30mm圓柱面軸線同軸度公差為0.03mm,其公差帶為以φ30mm軸線為中心,公差值0.03 mm為直徑的圓柱面所限定的區域,如圖110b所示。
( f" ?, v; \2 y1 Q! j6 G6 R4 {
7 n3 i" _$ ^2 X* ^, c8 ?' p
2. 帶有輔助基準的同軸度公差要求
2 N; I4 b: O; P是指當基準軸線長度很小,難以確定其軸向方位時,采用第二基準作為輔助基準,以確定基準軸線的方位。圖111所示中間齒輪軸度的功能要求與上述圖110所示完全相同,但其結構上不同。主要區別是φ30mm定位圓柱面長度很小,只能起到中心點位置定位作用,而軸向方向難以確定。實際應用時,通過中間法蘭固定,且以法蘭左側面定位。因而定位軸頸的方向即由該定位面確定。為此,在給出同軸度公差時,可選定該定位面作為第二基準,以確定基準軸線的方位。 @: x' P$ I) Q1 b) d" s1 m
標注時,仍按圖110所示方法進行標注,只是增加第二基準要素B,如圖111a所示。圖111中要求表示:以φ30mm圓柱面軸線作為中心定位,與基準平面B垂直的線作為基準軸線,φ25mm軸線對該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3mm。其公差帶為以過φ30mm中心與曰面垂直的直線為軸線,直徑為公差值0.03mm的圓柱面所限定的區域,如圖111b所示。
& b5 `' O3 k% r _7 |9 s' [/ g" x7 O( Q( g
3. 公共軸線為基準的同軸度公差要求 3 \; _- W S' m/ a
是指以兩個或兩個以上軸線要素的公共軸線作為基準要素。如圖112所示傳動軸工作時,兩端φ25mm軸頸支承在箱體軸承上,安裝在中間φ30mm上的傳動件繞其旋轉。該旋轉中心應為兩端軸線構成的公共軸線。為保證傳動件運轉正常,防止因偏心產生振動,故給出同軸度公差。標注時,首先應注出A、B兩基準要素,并在公差框格內注出公共基準字母代號“A-B”,同時應在公差值前加注“φ”,然后將框格指引線箭頭與被測要素尺寸線對齊,如圖112a所示。’圖中要求表示:φ30mm圓柱面軸線對A、B兩圓柱面公共基準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2mm。其公差帶是:直徑為公差值0.02mm,且軸線與“A-B”公共基準軸線同軸的圓柱面所限定的區域,如圖112b所示。
5 u8 D% T& i5 c7 Y1 v
2 w& W4 Z* j" Q: _8 K9 f3 y! @4. 由多個軸線要素構成的公共軸線基準給出的同軸度公差要求。; [- l& z! _( a0 J% S
如圖113所示內燃機曲軸箱,該零件上有三個φ1OOmm座孔,用于支承曲軸。為保持各軸頸均勻的配合間隙,要求各孔軸線同軸。從其功能要求來看,三孔軸線同時組成曲軸回轉中心,而各孔對該中心保持同軸,故給出以三孔公共軸線為基準,各孔對其同軸度公差的要求。標注方式與上述兩要素公共基準基本相同,主要區別是將各基準要素均用基準符號注出,并在公差框格內注出公共基準字母“A-B-C”,由框格引出多條指引線分別指向被測要素,同時在公差框格上方注出數“3×C”,如圖113a所示。圖113a中要求表示;三處φ100mm孔的軸線對公共基準軸線“A-B-C”的同軸度公差為0.02mm,如圖113b所示。
: }0 W4 n0 k( }3 q- r9 H! |5 ]9 J1 I5 j* I
4 ?7 j7 }. M& }7 D+ A4 ^. K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