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楊善梅 于 2016-4-13 10:24 編輯 4 Q J$ w& Y$ k& p
+ Z a6 D/ Y" b$ W" Z0 D9 ~
二零零四年年底,我去二手市場淘了一臺二手電腦,那年我剛好是三十六歲,記得當年農村里的老人常說,女到三十六,站到橋頭哭。意思是說,女的到了三十六歲之后,所有的精力早已消失殆盡,大腦已完全固化,無論干什么事情,或是學什么東西,要么是半途而廢,要么是牛頭不對馬嘴。
$ b8 W1 |3 n/ Y" R
0 R8 [, I; H t' N% M 呵呵,可我偏偏不信這個邪,那一年的年底,我開始學習電腦操作技術,廠里的個別女同事曾當著我的面,笑話我道,“哎喲,就你這個女人還想學習電腦?想著在外人面前出人頭地,你這可能嗎?況且那個電腦也不是我們常人所能駕馭的東西哦!哈哈,依我看,你只怕是心大難為肺,日后將一事無成哦!”
% |/ g. h0 U8 k# p/ n( ?, |5 f
' T" r: _) M; y) p. B) I! X 后來,我在學習的過程中,的確也是遇到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有時在自己萬般無助的情況下,偶爾也會向我的老鄉混世的討教,可是當年那個混世的一樣東西也沒舍得教給我。有一次,我向住在廠對面出租房里的同事鄧某某(當時在慈溪宏達模具,做銑工的成都人士鄧某某。)請教問題時,反倒還被他當場奚落和嘲笑了一通。他說我是一個天生的電腦盲,連這么簡單明了的常識都搞不懂,還學什么電腦!9 l: ~# w% H3 f) ]
, S3 r' }, `8 s 我記得,當年鄧某某正在學習PROE1.0,他也是從二手市場買了一臺舊電腦,請同事幫忙安裝子PROE1.0軟件,然后他按照教材里提供的光盤源文件,上機進行實戰。當年他的那臺電腦上還安裝了Cimatron數控編程軟件,他說他在自學加工中心編程。可是這個家伙后來直到回家結婚成家之后,也沒能完全搞懂他電腦里安裝的那兩個軟件。后來聽別人說,他回老家改行,跟隨家人一道下礦井挖煤了。9 Z0 W1 E x9 q! D
8 ^# G% ~/ c$ y0 D5 P
當年慈溪那里有好幾家電腦培訓學校,他們先后都開設了了電腦鑼編程培訓班,其中數位于慈溪開發區的羅江測繪最大,他家有好幾臺加工中心,立加,臥加,應有盡有,專門用來培訓學員,學員實行全脫產模式學習,學期為一年,學費八千大洋,當時我看到別人在那里學習,我的心頓時癢癢的。可伸手一摸自己的衣兜,我一年的總工資也就一萬八千多一點,除去吃喝加房租,另外還有水電衛生費等一并扣除,最后剩下的也就一萬多一點點。哎,這學費太貴了,加上老板又不允許我去學習那個。記得當年那個飛達老板為了能達到長期壓制和制約工人,不讓工人中途逃掉,便將工人的工資定為年終結算,平時每個月只給借幾百塊錢的生活費。我一聲長嘆,這個夢想看來我是沒辦法去實現了。& A$ N: P! m. \ p" z5 L: k
1 F9 v: }& w" }
當年一時無法離開飛達的我,只能另辟蹊徑,試圖在電腦上學習一些二制畫圖軟件,于是CAXA V2便成了我當年的守選。我學習CAXA的時候,剛好是三十七歲。: t( R; z! ^, \( _' e
. e& z6 b1 D- N" |6 L4 ^9 G
我第一次在電腦上,自主申請QQ的時間是二零零六年五月份,那年我三十八歲,同年六月初,我開始與四聯齒輪廠的小馬老板開始第一次QQ聊天,并且還是使用五筆輸入法。記得當年廠里的老鄉們曾打趣的對我說,“你是八十歲老頭做吹鼓手,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而我對此卻是全然不顧,只是選擇一笑了之。" T3 _% f7 j0 d) p
" y# S p5 f7 D. a+ ?+ E 二零零八年的下半年,我在四聯齒輪廠上班,那一年正好是國際金融危機,廠子里沒多少活干,于是馬老板破天荒的同意我去慈溪青風電腦學校,學習UG三維造型,學費自掏腰包,一千八百大洋搞定,那一年我剛好四十歲。從那之后,我就正式步入電腦制圖的時代,呵呵,四十歲是我的人生轉折點,同時也是我為之奮斗的起點。
- k1 X ?( n1 h' \2 m" X
' Q. I/ ?' c) s% b) c) R 二零零九年的九月份,我離開慈溪,趕赴溫州,徹底離開家電維修行業,果斷丟掉那個一直與做伴的電烙鐵和萬用表。再后來也正如我當年預想的那樣,CRT電視果然被淘汰了,現在人們用的都是大屏幕液晶彩電。并且現在的液晶彩電即便是壞了,也極少能通過更換小元件進行修復的,壞了要么換板,要么直接報廢,當年傳統意義上的無線電修理技術如今早已被市場淘汰。呵呵,我不禁暗自慶幸,虧得我當年轉變得快,否則我又要成為旁人的眾矢之的。8 _8 l5 k3 q1 d S1 a5 D. Y"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