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筱羽 于 2016-7-9 10:35 編輯 : Q- x8 y t4 _; B0 Z! O' x% A
, t; W: t' o1 P1 y故障名詞解釋和技術術語 摘自一本很古老的書,很基礎。
1 B% l9 [7 p, u* U5 l, R沖缸墊:氣缸內高溫氣體使氣缸墊燒濁、破損叫做沖缸墊。% M1 X3 `" i. D$ a" P5 J# R4 z
拉瓦:由于軸和軸瓦間有毛刺、尖角、鐵屑等臟物,使軸瓦合金刮傷的現象。
; ~5 \7 b, }: G燒瓦:軸瓦合金燒蝕溶化。
n' u/ M- @3 F抱軸:燒瓦嚴重者使曲軸與軸瓦抱死,內燃機停止運轉,軸瓦、軸頸都有燒蝕痕跡。' b6 T# N9 k( ?
拉缸:活塞環與缸套間的油膜局部遭到破壞時,兩種金屬表面在高壓下的滑動摩擦,產生大量熱量,當溫度升高到金屬熔點溫度時,引起活塞環與缸套間表面微熔和熔著而產生磨痕。金屬被扯斷,基體金屬被帶出,產生熔著磨損,活塞外緣出現卷邊。
' ?/ T7 k) _$ f% h5 z拉毛:活塞與缸套相互移動,接觸表面因溫度高、間隙小,實際相互間為小面積接觸。由于磨擦加劇,使小片金屬暫時熔化,發生小片熔接,活塞重新移動時,熔接破壞、 形成拉毛。
% B% E1 W. r" B L3 V! t搗缸:內燃機因旋轉運動機件的損壞而打壞缸套、缸體的事故叫做搗缸。
4 z3 J( L5 F9 B; B7 A- C! |4 o氣門鎖片(銷)脫落:內燃機運轉中氣門鎖片被彈出鎖片座外。
4 H" ]" y% c9 o, @+ Z氣門撞活塞(頂缸):因活塞和氣門運動關系失調,發生相互撞擊的現象。
4 K6 x/ c) G( s$ y氣門折斷:氣門因受機械和熱負荷作用發生頭部或桿部折斷的現象。1 P# [* |+ t& l& q8 j. F6 x7 y
粘連卡死:氣門挺桿或氣門因機油或燃油變質結膠而發生氣門挺桿粘連卡死的現象。
% N7 ~+ f. V4 D$ X氣障(氣阻):在冷卻系的水管或在燃料系的油管中,如因空氣侵入,在管路曲折部位易聚集氣泡,致使水流或燃油不能流通,這種故障叫做氣障,也叫氣阻。
# a0 T) a8 G$ a1 u滲流:汽化器浮子室里的燃油,由于沸騰而進入進氣歧管。在高溫情況下運轉的內燃機熄火后容易發生滲漏,一旦發生滲漏就使汽化器不能送進足夠的空氣,導致內燃機不能起動。+ u7 O" N. j2 G4 E
淹死:大量的燃油被吸入內燃機進氣歧管后,使內燃機失去起動能力的現象。
' s; K3 m. ^# c5 z6 e. _汽化器結冰:在汽化器節流閥附近產生冰層,使氣體通道變小,造成內燃機熄火的一種現象。
! q }1 s1 m0 z斷火:指汽油機吸入混合氣而不能點火的現象。: R+ V; c* F0 ]8 l; j
點燃溫度:燃料在空氣中移近火焰時,其表面上的燃料蒸氣能夠燃燒的最低環境溫度。汽油的點燃溫度為10℃;柴油的點燃溫度為40~86℃。
$ ^5 z& i/ J9 B% ^自燃溫度:燃料在空氣中不用火焰去點燃,而能自行燃燒的最低環境溫度。汽油的自燃溫度為380℃;柴油的自燃溫度為300℃。% X; y) \. H! ~* l5 u% k; @) L
火慢(火晚):點火提前角過小,點火晚。
: ^4 ]2 X' n9 l# n! Q6 Z4 S+ o火快(火早):點火提前角過大,點火早。
' d- b" r8 e4 m6 J加速熄火:內燃機以中等負荷運轉中,急劇開大節流閥加速時,空氣立即被吸入,而燃料的吸人稍晚一點,因此出現“喘氣現象,這種現象即是加速熄火現象。
. E9 _1 h. L' I# ?, y) x熾熱點火:熾熱點火是點火前的自然發火,燃燒室內熾熱的積炭和過熱的金屬突起部分、火花塞、排氣門都能使吸入的混合氣自燃發火,稱之為熾熱點火。熾熱點火使內燃機功率下降,從排氣門漏氣使氣門過熱,氣門間隙變小,氣門被頂起,除引起氣門粘附以外,也使氣門彈簧彈力下降。. b( Q" i2 W$ y$ j% T
熱車不熄火(不滅車):關閉點火開關內燃機不立即熄火的現象,與內燃機怠速較高、燃燒室內有積炭、混合氣過稀、燃油的辛烷值低及使用熱型火花塞等因素有關。
3 n6 {8 z9 h' t- s爆震:爆震是點火后的異常燃燒。氣體內未燃燒的氣體溫度,由于絕熱壓縮而急劇升高引起自燃發火的現象。2 X( V7 e) e1 f6 U m
游車:內燃機轉速有規律的忽快忽慢,大幅度擺動的現象。游車常發生在低速和中速情況下,聲音清晰可辨。
4 ^* m# z- }- u- v& ^' o3 e' [怠速:內燃機發出的功率只夠克服本身的摩擦阻力,保持低速平穩運轉而并不輸出功率時的轉速。
9 {$ P# I# T# K/ a) D- H0 P汽化器回火:燃燒室火焰從進氣歧管向汽化器返回。當內燃機轉速急速提高時,由于空氣慣性小,大量被吸人進氣管使混合氣變稀,稀混合氣燃燒時間長,火焰一直持續到排氣行程終了,進氣門打幵后,就把進氣管中的新鮮可燃混合氣引燃,引起汽化器回火。
' x: `% y$ k" s$ m2 E排氣管(消聲器)放炮:未燃燒的混合氣從排氣管排出,在排氣管或消聲器中繼續燃燒,發出爆炸性的聲響,這種現象叫做排氣管(消聲器)放炮。0 {/ T* g4 d( L) v% O7 A0 d0 Y
故障分析:搞清故障起因,全面調查事故現場、準確分析判斷事故產生的主要原因和相關原因叫做故障分析。6 {+ e) g( l0 D% r+ d( ~. c
事故性損壞:凡因制造修理不符合技術條件、材質不佳、設計結構不合理或因運輸保管造成機件損傷或因使用中維護調整不當及違章使用而造成的損壞都叫做事故性損壞。
. n* F* U1 H. ]$ I4 U' R自然磨損:在正常維護保養和使用條件下,零件產生的磨損叫做自然磨損。6 S& c7 M0 V0 c) y* I' z
疲勞斷裂:受方向大小交替變化的力的彎扭作用,零件發生斷裂叫做疲勞斷裂。疲勞斷裂最早產生的部位叫疲芳源,在交替力作下零件逐漸損壞的部位表面較光滑,此區叫疲勞斷裂區。而粗糙表面區域(鍛件呈拉斷的纖維狀,鑄件呈粗大的晶粒狀)叫普通斷裂區。, Y+ J- X; a, _( o5 G6 a6 x5 |
疲勞斷裂:受方向大小交替變化的力的彎扭作用,零件發生斷裂叫做疲勞斷裂。疲勞斷裂最早產生的部位叫疲芳源。在交替力作用下零件逐漸損壞的部位表面較光滑,此區叫疲勞斷裂區。而粗糙表面區域(鍛件呈拉斷的纖維狀,鑄件呈粗大的晶粒狀)叫普通斷裂區。* O B: F- |0 _; A/ T! l9 u
磨料磨損:硬質顆粒夾在摩擦表面里引起的磨損,磨料對摩擦表面的破壞有碰撞沖擊、研磨與擦傷三種形式。此外磨粒還能劃破零件表面油膜,使邊界摩擦成為固定摩擦, 從而加劇磨損的作用。磨料本身來源于空氣、塵埃、燃料夾雜物、零件摩擦過程中剝落的磨屑。
0 R% p) f4 F- v) f) L疲勞磨損:機件在滾動或滾動加滑動摩擦中,由于接觸應力的反復作用,使摩擦表面產生的磨損和剝落現象叫疲勞磨損。
7 Z3 x* N H! S過渡圓滑性:內燃機由怠速向中速過渡時轉速穩定上升的性能,不允許有回火、熄火、打噎現象。% Q; r7 z# s( m+ E
排氣冒黑煙:燃油燃燒不完全,大量炭粒排出、燃燒不正常,空氣濾清器發生堵塞,都會出現這種現象。( l$ t7 w# W6 i0 x) p5 _& b7 E
排氣冒白煙:燃氣中含有水分時冒白煙;供油或點火時間過遲,燃油沒燃燒也會使排氣冒白煙。# {& A8 q. I9 K
排氣冒藍煙:燃燒機油時排氣冒藍煙,機油竄入燃燒室會出現此現象。
" i: T4 o6 ]) e' z氣門響:氣門間隙過大,凸輪磨損曲線變化,凸輪頂起挺桿有跳躍運動或有關配合機件間隙過大而發生撞擊。其特點是響聲明顯清脆、斷續而打節奏的“嗒、嗒、嗒”聲。當內燃機轉速變化時,響聲發生疏密變化,內燃機溫度變化或斷缸時,響聲變化不大。氣門響聲不大時是允許的,如響聲明顯。需調整氣門間隙。; F6 I" o4 f( K
挺桿響:挺桿與氣門導管配合過松,橫向力使挺桿擺動,撞擊氣門導管孔而產生響聲。這種響聲特點與氣門響聲相似。) e. x0 F3 ^1 E. B$ J b( V m* i
正時齒輪響:正時齒輪嚙合間隙過大,工作時齒面互相撞擊發響,此處曲軸不平衡,也可引起齒輪間嚙合失常而發響。這種聲音在怠速或轉速變化時較為明顯。. \ T9 b' V7 T; ~
活塞銷響:活塞銷與銷孔或連桿銅套配合過松,當內燃機運轉時活塞銷上下撞擊銷孔或連桿銅套而發出尖脆的金屬敲擊聲。其特點是怠速、中速響聲比較明顯清晰。內燃機轉速變化時響聲也周期地變化。尤其在內燃機走熱后響聲仍不減弱,有時還會更明顯。5 |( e$ e A z, t( g
連桿瓦響:軸瓦和軸頸配合間隙過大,在內燃機做功瞬間,高壓氣體壓力通過活塞傳到連桿,致使軸承與軸頸互相撞擊,發生有節奏的響聲,其特點是有負荷時響聲加大,若以怠速突然加速到中速,有明顯的連續敲擊聲。
+ @* j7 C9 E( s! k5 K" a0 A主軸瓦響:突然加速有明顯連續敲擊聲,響聲發悶 (鈍啞、沉重) 伴有振動現象。/ M) c: Q5 i. h7 u; @: f2 _* N3 Y
敲缸:活塞缸壁間隙大,在做功瞬間活塞在氣缸內擺動而敲擊缸壁造成的,另外連桿彎曲,活塞銷與銅套或連桿軸承與軸頸配合過緊也會引起敲缸。敲缸聲一般不是經常連續的,怠速時響聲清晰,冷卻時會更明顯,溫度升高時則減弱或消失。如向缸內注入少量機油時,響聲會明顯減小或消失。敲缸聲如發生在冷機時而熱機后聲音消失,說明還不太嚴重。0 Q$ ^7 x, K% y3 [4 {
7 J# K. S9 Z- v/ @' g'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