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 U$ }. ^, @/ w, o就拿你圖示的這個例子來說:平行度的概念是:從底面向上移動一個理想的、平行于底面的平面,直到與頂面第一點接觸,記錄這時的高度,平面繼續向上移動,直到與頂面最后一個點接觸,記錄第二個高度,兩個高度的差,即為頂面對底面的平行度誤差。測頂時,1、將底面放在測量平板上(這時認為底面和平板為理想平面,實際上,這兩個面只有三點真接觸),2、在頂面取n點打表測量高度,5 {$ v9 j8 O; k
3、最大高度-最小高度=測得的平行度誤差。
: t' T" N+ Q: `; h* S) \
3 n1 I3 {# z% j9 v! p7 b: D' j平面度的概念是:用一個理想平面去靠被測平面,或者反過來,把被測平面放在理想平面上,可以想象,實際上不平的被測平面會有凹凸,如果凸向與平面接觸,這種接觸不穩定,這時反過來,從凹向接觸理想平面,得到穩定的接觸,再做第二個理想平面,平行于前一個,與被測平面的最高點接觸,兩理想平面間的距離為測得的平面度。實際可能出現多個穩定接觸的情況,理論上給出的原則是:最大最小,即,按前述方法,逐個測量,測量過程以最大高度為測量平面度,最后取所有測量平面度中的最小的一個作為這個被測表面的平面度。+ p3 }% @0 X! c% U3 c
, w: N# a8 B9 K: U# ^# H) |, J! ]回到你的這個例子上,實際測量時比較常用的方法是:一條邊的兩個頂點和對邊的中點,用精密千斤頂頂起,千分表或百分表與千斤頂配合,使三點等高,再在頂面上移動測量表,測到最高點和最低點,高度差即為平面度。( [. \- q# n* ~
2 @) y# S' U ^% |8 a( n
應該能想明白:一般來說,測出的平面度小于平行度。
8 d4 b( Q( {-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