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l5 y# i- `% W8 Y+ K$ Q9 ~3 D' Q
認真看了兩遍你的回復,歡迎參與討論,至于觀點嘛見仁見智吧。$ s" M$ W. [% n9 z$ p9 F
8 I7 E5 |( z! F, W4 C0 F
. H2 u5 H3 c! ^1 Z' |' C+ o# C
工作以后一直在外企,熟悉了那套流程和環境,也好不容易把英語撈起來。我說過之所以換到民企也是下了很大決心,原因就是看多了身邊一群四五十歲的工程師。國內的工程師不像國外,有些甚至比VP、Director年薪還要高,那是尊重技術的表現,但在國內工程師就是工程師的價位,你想提高生活品質,抱歉,收入決定了你的檔次。這就說的比較現實了,生存的基本需求。* r! y7 D" T% n6 o7 h
0 O5 Q9 @- @5 y6 ]3 x2 t
7 q1 D: q8 L) O$ E3 U1 A# @" o另外一方面,還有一個自我實現的需求。以前在外企,一個螺釘的選型可能都要老外認可了才行,個人發揮的空間和權限非常狹窄。目前在民企帶著一個小團隊做項目,公司也愿意提供各種便利放手讓你去做,至于結果好壞,反正對個人而言都是有利的。' G. S. [$ [6 D% ^
- m( H, K8 X! t; }" U3 O$ g& }' [5 y! c) l. l/ ~, ^
我說過我是看準了行業再下手的,目前做新能源汽車電動機,借著國家的政策扶持,在目前制造業整體低迷的形勢下,我們的產能遠遠跟不上市場的需求,公司也在迅速擴張,至少未來10年值得期待。你要問技術有多深,我只能說目前能把新能源汽車電動機賣給歐美客戶的公司也就我們了,可以霸氣的說占據了幾乎100%國外出口份額。 Q; i ?, v+ ^+ x1 r
8 }+ F1 L- F/ A0 T6 x
: t, e' L+ }+ a' X* Z外企也好民企也好,都是個人的選擇,說不定我哪天又回到外企里面去,都要結合個人當時的想法以及大環境的改變,就像做FEA,脫離的邊界條件那是無解的。# c" v0 H3 o7 M& T( [
沒有絕對的好壞,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8 ~! g2 f( B$ V8 i( x3 q1 M
: B. U$ u# N8 f% o5 I$ u1 ^7 ]: o
9 _- s6 ?6 J# j, g' i4 f+ ]/ p' O% b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