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統講一下吧,不一定對,我盡量用直白的語言解釋。實在不懂的可以私信我。
(1)環境適應性,主要是用來考核產品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比如機械產品在特定環境(例如極限應力——極限振動應力環境)下是否能夠正常工作,很多是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都是根據產品使用過程中面臨的環境應力,要進行相應的產品環境適應性設計,然后生產出樣品之后,通過環境適應性試驗(高溫、振動試驗)等,進行驗證(當然,現在也有人在設計階段進行仿真驗證);
(2)可靠性,一般分廣義可靠性、狹義可靠性。如果是廣義的可靠性,那可靠性涵蓋的東西比較廣,上面的環境適應性也可以說涵蓋在可靠性里面,還有后面的耐久性??梢哉J為是一個統計的東西,就是看產品生產出來之后,投放到市場使用,出現故障(失效)的概率。比如投入市場1000個產品,經歷2年后,大概有多少概率或者比重的產品還能正常工作;分析產品可靠性的時候,往往會帶有時間的概念。比如產品投放2年的可靠性,1年的可靠性等等;
(3)耐久性,如前面所說,耐久性也有人歸在可靠性里面。例如,美國標準認為耐久性是可靠性的一種特殊情況;俄羅斯國家標準認為廣義的可靠性包括無故障性、耐久性、維修性和存儲性。這里我們暫且不糾結到底是包含還是不包含。先單獨放。耐久性是產品能夠無故障的使用時間或使用壽命。注意是無故障。所以,耐久性一般是針對有磨損、損耗的產品而言的,比如機械產品,一般是有磨損的,所以耐久性是必須考慮的。 電子產品則比較少考慮耐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