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htbai 于 2009-1-16 16:49 發表 ![]()
9 _. s% S+ m! o. C. K" t' V從基礎上說,我感覺應該在材料和工藝,其中材料是要克服的最大問題!! " f* J# k8 c% N& d9 ^' G
3 R7 W, i' K; Z1 {發現這里很多人都在說材料和工藝。其實這不是問題的根源。中國稍微有點名氣的液壓工廠,大多數我都去過。國內的一些液壓合資或獨資工廠,我也去過很多,甚至在日本,美國的一些做液壓件的公司。下面總結下我的個人感受。" A5 C, v0 H( H) L7 v
$ N1 ~1 S* a2 }1。中國的液壓企業不缺少質量意識,但缺少質量控制手段,一些先進的質量管理手段(我就不細說了)在國內的液壓件公司幾乎沒見到有推廣的。和他們廠技術員甚至質量工程師(有的廠甚至沒有質量部門),說起TPM,FMEA,Contril Plan,CPK ,8D甚至5S,基本沒人聽說過這些名詞,更談不上實際運用了。
; [ D% O) e! U" m. {& s
( o: W5 M% S, f# z! y; D2 k2。沒有了第一條,好的質量就無從談起了。國外的很多公司,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出廠,每一步都研制規范,所有的工序都經過嚴格論證,驗證。比如原材料或外購件,一旦確定,想要再改變,都要有一套嚴格的程序驗證后才可以。而我所碰到過的,上海的一家做泵的液壓件廠,就曾經發生過某型號馬達連續幾個月出去的全部很快失效,最后查下來原因是采購人員擅自換了一個老鄉開的彈簧廠的彈簧。我們現在要改進的是,從原材料采購到出廠,嚴格控制每一個步驟,減少一切變易。這樣就不會出現生產100臺泵,50臺好的,30臺一般的,20臺差的不能用的現狀了。
0 s: a0 R0 I L. l" t
) j" l, |5 z0 U! G3。中國的工藝其實并不差,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很多很多國外著名公司的的泵閥元件都是在中國采購的,從鑄件到閥芯,從柱塞到配流盤,包括熱處理。所以大家不要妄自菲薄。中國不缺少優秀的外協廠家!但有人會問,是不是這些廠家的費用就很高呢,當然,比一些手工作坊式的企業,價格是要貴些,但不是不可以接受。問題出在,第一,中國的液壓件公司,缺少專業的懂質量懂工藝的采購人員,沒有人去做這方面的soucing。第二,中國的價格惡性競爭,也不允許液壓企業接受這樣的優秀供應商,因為他們的價格還是高了些。好的質量必然意味著較高的管理成本。我們的一些主機廠,國外的液壓件報天價都接受,卻對國產的價格一壓再壓,使企業失去了改善質量的可能。
5 T, _" E8 ?( `& ?' v+ I+ G/ W
& ]* X% N4 ^" R0 ~, I4。不得不承認,我們在液壓產品的設計方面也缺少積累,缺少一些好的設計師。有個矛盾是,以前有些專業的設計人員,但是很多時候,設計思想制造不出來,比如一些公差,反正我知道的一些國內公司,很少有對生產的零件哪怕樣件做全尺寸檢查的。這樣就導致了設計人員也不知道他設計的公差或者熱處理到底是不是合適的。因而很難完成知識的積累。
0 g. B4 T$ \" D
' o; a# R5 S5 e1 z, d F7 O# p' S順手胡寫的,語言組織混亂,有些地方沒有完全表達出我的思想。但希望對看到的人能有點用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