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時,趙晶從包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僅僅用了3年,她就在當年自治區數控車工技術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當時她領先其他選手一個小時就將零件全部加工完成,現場的評委都被她的速度和精細的手法震驚了。
" `# J8 v2 r1 v$ j) [: u+ x
360截圖20171010155825462.jpg (17.85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0-10 15:56 上傳
- Y3 D7 v! J4 H
& c3 q% P7 G9 c, a4 y 面容精致、性格爽朗,說到高興處便哈哈大笑起來,眼睛彎成了月牙,眼前身著藍色工衣的趙晶,是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的一名數控車工。這個“80后”數控女車工不簡單,身上有著不少光環:“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三八”紅旗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 事實上,如果將數控車床類比為“江湖”的話,趙晶這名“女刀客”的確是個厲害角色。 屢獲大獎 + s2 k. Y# Z3 W: A
2016年4月7日,在《中國大能手》節目的比賽現場,趙晶入圍了最后10強,是現場選手中唯一一名“女刀客”。
, ^1 A& a" d6 }+ U1 n* x& F 在高大的數控車床旁,身形嬌小的趙晶格外引人注目。現場要求加工出一個薄壁酒杯,薄壁件加工本來就是車工加工的難點——厚了粗糙,太薄塌陷。最終,只有5個人車了出來,趙晶就是其中之一。她沉著冷靜、技法嫻熟,精彩的表現令所有觀眾印象深刻。
1 w9 U3 n1 h0 V* B* y: }. q 20歲時,趙晶從包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僅僅用了3年,她就在當年自治區數控車工技術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當時她領先其他選手一個小時就將零件全部加工完成,現場的評委都被她的速度和精細的手法震驚了。同年,參加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又獲得車工組第4名。能取得這樣突出的成績,她歸因為“可能是因為心態好,發揮穩定”。
5 R {! F9 q) R7 `* V2 u 車間里,機油和冷卻液的味道濃烈嗆鼻,各種廢料殘渣粉塵肆意飛舞。趙晶神態自若,在兩臺車床間來回穿梭。
- t) n- W, w7 I* y “對女生而言,當一名數控車工有什么挑戰?”記者問道。
3 U+ S5 Z$ @) Q 她想了一會兒回答道:“可能就是工作環境有點差,誰不想每天都干干凈凈、漂漂亮亮的?另外,對體力也有一定考驗。” 1 p) r1 v; P" Y0 u+ x! x- t
在趙晶看來,要做一個優秀的數控車工,男女差別并不大。有時候,女性的細心更有助于做精細活兒。只見她在一臺機器上安裝好原料,合上車床門,熟練地在數控面板上進行編程操作。程序輸入完畢,再打開另一臺車床,重復之前的工作步驟。不一會兒,精致的小零件就加工出來,看似簡單,但其實所有的精細功夫都用到了前期工序上。
1 T8 I' w9 r. T. i 能做到100分絕對不做99分 # u3 d5 d" e- P' [1 G# I
追求完美的趙晶總是對“更好”兩個字非常執著。無論是加工產品還是攻克技術難題,能做到100分絕對不做99分。之前公司有單活兒要加工200多件銅套,外圓要求是加工到0.013毫米,而趙晶使用的車床加工精度只能達到0.03毫米的范圍,按常理,她的設備是無法完美加工到這個精度的。
4 W: h( c: i3 g$ K! v9 b “一件兩件還行,哪怕我手工打磨,但200多件難度太大了,機床、刀具的重復定位精度,材料振動、變形等,都會影響到最后的尺寸精度。”這極其嚴苛的要求難倒了所有人。當時,因為精度要求極高,這個任務沒人愿意接。在分廠,“有難活兒就找趙晶”,早已成了大家的共識,于是,這個任務自然而然地到了趙晶的手里。為確保加工精度,她反復揣摩,一次又一次地試制,研究產品的技術參數、加工方法,最終成功地消除了加工中的不穩定因素,使產品合格率達到了100%。
* u. z: F7 i, K8 v! F5 \: c “我不喜歡一成不變,不喜歡按部就班。有時候遇到一個難題,可能有的人就放棄了,或者就按照原有的工作方式去加工,而我就特別想解決它,如果解決了,我會很有獲得感。”2016年,以她名字命名的“趙晶一位雙刀套類零件操作法”,申報為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第四屆創新大賽特色操作法。 0 C6 T( S" \3 c. V3 Z4 T9 H
以前,加工一個新產品,需要7把刀去加工,而車床只有6個工位,這就要求工人干兩回才能加工完成。這樣標準的加工工序已經沿用了數十年,沒有人覺得有問題,大家都已經習慣了這樣操作。 % H% I8 ~6 n( `1 p( i
“真是太麻煩了,就不能一次完成加工嗎?”于是她就研究出一個拓展設備的刀夾,改進工裝后再改刀具,最后調整修改加工程序,前前后后完善了大概七八個月,終于完成。“研究的時候雖然費點事,但成果出來,以后加工就省事兒多了。”
$ f) L% z- x) Y% z “通俗地講,我的很多創新成果都起因于‘懶’,尤其遇到工序多的活兒,我就琢磨著怎么能省事兒。”她說,之前加工一個小零件,需要每兩三分鐘就去車床上測量一次原材料,一根原料加工完來來回回要測量幾十次。后來她查找相關資料,并從網上買了材料,做出了一個簡易的拔料器。有了這個拔料器,再設計相應的程序,一根原料放進去,一個小時都不用管,車床完全自動運行加工。 2 a' m/ p0 J( u8 C
拔料器的發明使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工人再也不用守到車床邊不停地測量換料了。一個小小的發明創造,就幫工人們減輕了工作負擔。
; f+ ^+ x0 J) b+ U 在趙晶看來,工匠精神就是要做愛鉆研、愛創新的知識型工人,要有堅持不懈的意志,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在行業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最主要的是要有一顆追求極致的心,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對自己的每個產品、每個任務負責。”
' k( C2 |: a$ `6 t
6 r& O5 u* i0 A9 g+ i& ~) c7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