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oveskycc 于 2017-12-27 13:36 編輯
: |( _8 e P/ c, B! i f
. X$ Q0 p. F7 j 知識的詛咒是特別經典的商業案例,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
u! r ]% J) o 我會盡量簡短直白的說明問題,因為通常高大上的術語都會帶來新的詛咒,這種東西需要個人結合自身所見所聞去感悟,我也只是穿針引線。
) {& s! T8 X0 \7 u0 {# B0 p8 E 我們不妨首先列舉一些我們經常碰到的現象。
: j2 u6 L; U' X3 |, x3 r% V 1、家庭中,兒女和父母無法溝通,覺得父母老古董。夫妻間無法溝通,尤其是夫妻文化差異很大和事業不同步發展的時候。
% i! w: V0 n. O7 v 2、公司里,土老板看不起技術不尊重知識不尊重人才。師傅教徒弟,師傅覺得很簡單,徒弟怎么都聽不明白。
9 v5 i1 w9 u' m! o" z- [8 [+ @ 還有各種偏見,諸如廣泛的讀書無用論,你學文科的肯定不懂理科,你是新人什么都是放屁,你是老師傅肯定不知道現在的新技術。。。
U9 v6 I' D+ e# _3 i8 v 甚至我們論壇有時候發言也可以看到各種表象,比如上次我回帖說學習技能的手段很多國內外視頻都可以看,有個人跳出來罵我蠢說就中國這個破局域網能學到什么,我當時也是一臉懵逼,看似簡單的噴詞可能包含著幾個潛臺詞:什么是翻墻,我該如何翻墻,翻墻后能干什么,我翻不了你也翻不了,我看不懂鳥語大家都看不懂鳥語
/ q; q, k- b% f- q+ J) {; H& B; O3 {- Z% u+ U
從現象看粗淺的原因,一個是知識的不對稱,即你知道的他不知道,他有的你沒有。另一個是本身的局限性,自己成為知識的奴隸,陷入自我認知中無法突破,覺得我讀機械,那么我一輩子只能做機械。
, @) G# q5 n( A( X4 o+ e2 O 第一種特別常見,大家常常說解決矛盾需要多溝通,實際上很多溝通是無效了,因為成功溝通的基礎是知識的對稱,哪怕你覺得你說透了說明白了,聽者也是一臉不解,因為你付出了遠比結果本身更多的努力和輔助知識。第二種則隱藏得很深,因為人面對自己總是困難的,坦率說我也是被同學的經歷刷新三觀后才有了這些體會,我學外語最開始只知道依托外語去做貿易,幾年后發現居然有同學去搞碳纖維研究還申請了專利,還有葡萄酒釀造、計算機算法和金融數據分析,才恍然大悟原來讀書教會的是學習的能力和方法而不簡單就是一個專業一個學歷證,哪怕一個學歷證也不僅僅是敲門磚最重要的是可以調動廣泛的資源。
/ M# U7 W3 V0 k) o5 _ 在人際交往中,面對知識的詛咒,通常是自我調節以后適應性的保持沉默,也就是我說不通就不說了。如果實在需要解決,個人覺得最有效的也是解鈴還許系鈴人,不斷學習增加知識寬度,才能夠隨時跨水平交流。. C! x! N9 r7 |
其實我也受知識的詛咒,由于學的小語種語序和中文不一樣,長年累月下來不自覺就多少會受影響,同樣我在機加工中的思路也是多向的,最開始和一線溝通特別累,有些大叔大媽也就會寫自己名字,而且他們還覺得你是外行不懂,我是覺得我跟你講的是解決問題的思路,不是填鴨式的給予一個技能,最后我不得不去幫他們解決問題,開始大家都吃驚你學得快干得好還夸獎你,這樣看似你有威信了,但是又衍生出更重要的新問題就是以后碰到任何稍微需要動腦筋的事情就都讓你去想辦法,所以現實中的尺度把握還要因人而異。最后我要送一句話給這里曾經憋屈過的技術人才:不要過于糾結于讓別人一定了解自己,不要忘記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不是每個人都有你曾有過的那些優越條件。
5 v& H1 F3 K9 u% Q, N
# W4 Y1 [5 V, }& Z
$ |/ D- t# D: m: ?4 x- d, c: t6 e6 f/ X6 z1 d% Q6 n3 C9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