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轎車的尷尬:一律搭載進口發(fā)動機變速箱
A: k# A9 L1 whttp://www.whclglass.com.cn/portal.php?mod=view&aid=287801
) ?$ d% b+ l% v* E! Q4 j; H% Y6 a( P$ f" X
事實上,國內自主品牌轎車一律搭載從國外進口的發(fā)動機和變速箱,早已成為業(yè)內的尷尬。! J$ y1 {( q$ R: V) W
一方面,經過40多年的發(fā)展積累、近20年的開放合作,國內汽車企業(yè)已掌握了汽車生產的絕大部分技術;另一方面,最核心且利潤空間最大的技術仍然在別人手里。
% Q U$ Y% m: [8 @/ T3 Y
$ a _$ C$ w, P( D% f/ p) X汽車自動變速箱進程艱難 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欲促其產業(yè)化& l6 }: Y! O' V& v, V, ]9 R
http://www.whclglass.com.cn/portal.php?mod=view&aid=287799
* {3 O% m+ x: ^
! ^* N: q9 p* x9 K究其根本,核心技術的缺失是我國汽車產業(yè)最大的“硬傷”。而其中尤以汽車零部件的制造技術最為關鍵,這也是制約我國汽車產業(yè)變強的主要瓶頸。
( K5 F8 s. k" ^ r: [1 d% J! H: D
汽車自動變速器 就是長期受制于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目前大部分仍需進口,自主品牌多停留在試制階段,無法量產。- x" E- b) i# A& f) r% `. H
1 O8 e( t% l5 D) j6 Q6 ~8 U. ? V( D8 u* J, v
一汽解放重型變速箱投產 重型變速器市場競爭加劇
, |1 o, s: R( L2 c" f4 Lhttp://www.whclglass.com.cn/portal.php?mod=view&aid=287307
* F% s# q- _( k& _5 K0 `2 r" s6 U6 ]" o5 t. V4 v, `8 F
目前,國產重型車所裝配的變速箱主要以國產8、9擋變速箱為主。從各生產企業(yè)看,目前10擋以上產品開發(fā)和推廣成為重點,法士特已經有系列化10、12、16擋產品,東風集團14擋產品已經下線。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汽集團推出了CA10TA重型變速箱,據悉,該變速箱為10擋箱,其采用單H換擋,縮小了換擋操縱桿的橫向選擋的運動范圍,使駕駛員選擋容易,0 Y+ f+ T- ?, f1 o. u; V
* P% w7 d$ A$ ~! y1 ~) T
自動變速箱產業(yè)化進程加速 三大難題
8 i6 }* a0 t! Z7 M5 |+ t/ }http://www.whclglass.com.cn/portal.php?mod=view&aid=286380. A% I% z; b: |
三大難題阻路
! K8 B1 y# G# ?
% `3 L& l0 n) l; [2 w. V! u; G1,我國齒輪產業(yè)的競爭能力不強、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薄弱、設計平臺落后?!疤貏e是自動變速箱、汽車電子、高精度高強度齒輪、高強度軸承及氣密件等關鍵核心技術尚不能完全掌控?!弊詣幼兯倨髟O計及標準的研究沒有及時跟進,外資變速器設計公司搶灘中國,關鍵技術和零部件大部分依賴引進,導致標準落后于產品產業(yè)化,自主創(chuàng)新差距較大,產品設計抄來抄去,原始創(chuàng)新和發(fā)明專利遠遠落后于發(fā)達國家。
u8 S, J! K; t+ e! s, g% Y, k2,齒輪加工企業(yè)小而散,專業(yè)化程度低,發(fā)展不平衡。企業(yè)間產品的水平、品牌、質量差異較大。尤其是車輛齒輪可靠性差,齒輪噪聲大,滲漏嚴重,壽命低,假冒偽劣產品對市場沖擊很大。
8 }% e. p7 O8 v5 a8 Q* Q7 J3,齒輪制造技術差異化較大,企業(yè)同樣的裝備但達不到同等的精度要求,工序能力不穩(wěn)定。
0 G, K& c5 s) ? k; b6 O/ u0 [
/ I3 b, U' l4 [9 C3 s5 c: F* x核心技術重金難求 自主變速箱自主遇難題
7 J% v% ~" U0 \$ z- f2 t4 h1 xhttp://www.whclglass.com.cn/portal.php?mod=view&aid=279951
, l. A n, D$ {* w8 a0 [" X) V" r v& u
兩大難題:
z; @1 u' v& z1 f kAMT受困TCU的研發(fā)
$ t- Q7 ^, P, L s( }7 vAMT是在手動變速箱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動換擋單元來實現(xiàn)自動切換擋位,結構相對AT和DCT更為簡單,但目前國內AMT多用在重型貨車和低端商務車上。上海汽車商用車技術中心先進傳動技術工作站首席專家張涌表示,“AMT如實現(xiàn)精確而舒適的換擋過程則需要高精度的TCU控制單元,同樣TCU的核心技術仍掌握在國外幾家生產TCU的大廠手中。受困于技術的封鎖,國內TCU的研發(fā)進展緩慢,難以實現(xiàn)產業(yè)化?!?
7 ]3 `) T) H+ M) y" U6 V1,自主CVT難以得到認可0 F8 F" E6 t* i0 r; v
在CVT技術上國內并不像AT那樣在產品和技術上一片空白,一家名為洛陽三明的民營企業(yè)獨立研發(fā)的CVT變速箱早在3年前就進行了3萬公里的路試、20萬公里的臺架試驗,并實現(xiàn)了無故障運轉。而當哈飛等企業(yè)表示合作意愿并要求盡快批量生產時,三明公司卻受困于資金無法投入的批量化生產,失去了技術產業(yè)化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