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桿是最常見的機械零件之一。絲桿的主要作用是將馬達的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通常來說,絲桿的長度要大于運動所需要的行程,這樣,絲桿才能在安全行程內往復運動。對于需要往復運動的場合,一般要采用限位傳感器,加控制器和控制程序。通過判斷絲桿螺母朝一個方向運動到限位之后,通過控制馬達的轉向實現運動的往復。通過機電一體的系統實現運動往復,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嗎?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完全通過機械結構實現的往復運動驅動機構。
一種自動往復的絲桿機構.gif (799.65 KB, 下載次數: 1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6-1 08:31 上傳
絲桿通常分為左旋和右旋。從圖上可以看出,這是一種滾道為方形的絲桿結構,該絲桿在加工時,將左旋和右旋的兩種滾道進行合并,并在滾道兩端的結合處進行平滑過渡。從制造技術上來說,該絲桿并無加工難度。唯一特別的是在滾道內滑動的零件不是普通的螺母,而是一個能自由偏轉的有一定長度的滑片。當滑片運動大絲桿的兩端時,在機械結構的驅動下自動換向。 這種結構在對運動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非常容易實現。理論上,這種結構可以用液壓缸或者氣壓缸替代。但對于需要多點定位,且液壓和氣源難以獲取的場合,此機構無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因此,此機構的優點是:安全、可靠、成本低;缺點是精度偏低,機構尺寸較大。
近年來,隨著馬達和驅動成本的降低以及運動控制技術的提升,機械系統的復雜程度在逐漸降低,過去的凸輪結構,連桿結構越來被精密的運動控制替代。機械工程師往往不再需要設計復雜的運動結構。但不得不承認,機械工程師的巧妙設計很多時候能為軟件工程師和控制工程師省去很多工作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