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碩士畢業三年整,今年三月份離職,跨行跳到了醫療器械,做分析儀器,到今天正式轉正,漲了一千塊,嗯,月薪一萬一。
% S% ]; F- J# H c& I3 p% j
( y9 ]+ C4 @& H' Q7 ]% l9 C& s之前做的是專用設備的設計,雖然滿打滿算設計生涯兩年兩個月,不過跳到新公司后發現,真的是綽綽有余了,一年半都完全應付的過來。嗯,除了注塑模具尚需要學習。0 ]/ V; @& }- z u4 s$ G
% q% i" a8 Q4 _; G0 r/ C
三個月一直在填坑,滅火。因為這里只有兩個機械,研發經理又不懂機械,所以圖紙管理相比而言非常的不嚴謹不正規,基本都是看三維加工為主;歷來機械工程師水平也,目前那么多圖紙,沒看到過形位公差,設計也不考慮尺寸鏈,唉,所以十年了,作為量產機,坑還是多得要命。
. s6 q& R, B0 D# |+ B* W) K4 ?* J6 a' _1 p7 M: Q5 l% S
此外,醫療這邊還需要滿足一系列法律法規,所以流程文件特此多。設計變更圖紙出完只是小頭,接著要出具的五六份文件才是大頭,不知道是所需醫療器械公司都如此,還是這里過于作繭自縛。上個月政府年審員過來審查,直接蹦出來一句,你們這么小的一個公司,搞邁瑞的一套照搬,非得被流程拖死,邁瑞多少人,你們多少人?(公司質量體系人從邁瑞出來的)/ E+ P, v: o) ?) a8 A0 Q. s
& T" w! G! L7 W# K
所以,心累。想安安生生坐著設計下優化下,都是難得。質量把的太嚴,對供應商又沒話語權,搞得采購,檢驗,和供應商整天雞飛狗跳,每次機械工程師都要被拉過去,徒傷悲。
/ X1 D8 z+ s3 F/ L F( {# `7 [) M7 O* h$ @3 e: A# J6 e: \7 O* r
遙想上一份工作,真他媽的輕松,上班時間搜搜國標,找找淘寶上零件,總結總結收獲,不亦樂乎。。。工作量增加了30%左右吧,關鍵是,扯淡的瞎忙。
3 v" ^. m/ P( w+ b) k1 m
$ w `6 a8 T4 R所以啊,醫療器械待遇雖然稍微好點,但機械還是邊緣了些,屁事兒也多了許多。有想要入行的,建議還是首先考慮下CT,核磁共振之類復雜度比較高的,其他慎重。
7 s* d/ x+ t N$ @, H8 F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