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5月份,科技日報的一篇報道中,我們得知:由于沒有好鋼,我們的高端軸承一直依賴進口。; W! c P' P. j9 F f; W! L- L8 |
3 ?* {( k& \& C0 O
R0 h2 x% p2 U* f6 H# D* _' o: j( G1 [' z: m
) I5 f5 G5 u0 k5 }% i
7 a! d2 l8 n# {, a9 ^) Q( B高端軸承的作用及難點
& x) m+ R5 Q6 i8 F
作為機械設備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軸承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無論飛機、汽車、高鐵,還是高精密機床、儀器儀表,凡是旋轉的部分,都需要軸承。
: n6 Q; i9 x$ K8 S. X( q; f
4 J0 ]& w+ s1 h8 Z毫不夸張地說,發動機中的軸承一直在“煉獄”中工作——它不僅要以每分鐘上萬轉的速度長時間高速運轉,還要承受著各種形式的應力擠壓、摩擦與超高溫。這對軸承的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提出了高要求,而決定這四點的關鍵因素,在于其材質。 * L9 O' {5 O( w
遺憾的是,雖然我國的制軸工藝已經接近世界頂尖水平,但材質——也就是高端軸承用鋼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 K& P+ x% t2 y. X# T
我國高端軸承材質卡在那個環節
0 G( a) k0 a& B
據科技日報報道:作為“中國企業100強”,華東某大型國有鋼鐵集團擁有自己的精品鋼基地,但卻做不出軸承用高端鋼,只能依賴進口,前不久,花了近1億元進口軸承用鋼。 ( N! r; M% \2 Q% ]
$ h# u# t! E- i# v2 y6 c8 X z) ?
一般而言,在鋼鐵行業,8個PPM的鋼屬于好鋼;5個PPM的鋼屬于頂級鋼,正是高端軸承所需要的。高端軸承用鋼的研發、制造與銷售基本上被世界軸承巨頭美國鐵姆肯、瑞典SKF所壟斷。前幾年,他們分別在山東煙臺、濟南建立基地,采購中國的低端材質,運用他們的核心技術做成高端軸承,以十倍的價格賣給中國市場。
2 y; l0 u. k& Q9 X5 Y煉鋼過程中加入稀土,就能使原本優質的鋼變得更加“堅強”。但怎么加,這是世界軸承巨頭們的核心秘密。 J9 O9 r9 q- R' ]
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稀土鋼是指含有一定量稀土的鋼。上世紀80年代,我國曾掀起稀土鋼的研發和應用高潮,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煉鋼過程中加入稀土是解決高端軸承用鋼的技術方向,但是在鋼中加入稀土后,鋼的性能變得時好時壞,在大規模生產過程中也極易堵塞澆口,雖經多年攻關仍未能突破技術瓶頸,這也導致稀土在鋼鐵行業應用中由熱變冷。 - R( A! H2 l# U! C" h
如同一盆水中滴入一滴墨水,1噸鋼加入多少微量稀土比較合適?怎么加? * B' ~& y A* \0 W
西王特鋼傳來捷報 + g& Z" B6 {$ E' y+ `( N
隨著西王特鋼與中科院金屬所合力打造的首批高端稀土軸承鋼順利下線,這一問題將迎刃而解。
1 E6 ^8 C' y; X/ o3 W
8 I5 T8 N$ v9 _
7月8日,西王特鋼首批高端稀土軸承鋼順利生產下線,技術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品質超過了美國、歐洲相關標準。西王特鋼與中科院金屬所合力打造的高端稀土軸承鋼可謂解決了高端軸承鋼技術的“卡脖子”難題。 z! C" J8 J# Z, m7 P$ R
通過10余年的技術研究攻關,中科院金屬所掌握了這一核心技術——稀土煉鋼新技術,突破了稀土在鋼中進行工業化應用的技術瓶頸。為了實現高端軸承鋼的產業化,中科院與西王特鋼共同組建了產業化攻關小組,聯合打造高端國產化稀土軸承鋼中試和產業化基地。
( [$ @/ b- J& [4 p/ m5 q
6月6日,西王特鋼和中科院共同召開了高端國產化稀土軸承鋼產業化啟動會,對高端國產化稀土軸承鋼產業化推進工作做具體部署:中科院負責冶煉技術、模鑄技術、連鑄技術、熱處理技術、熱模擬技術等的多名博士進駐西王特鋼開展工作,西王特鋼成立了推進領導小組,并在技術中心特別組建了軸承鋼研究室,快速承接和轉化中科院的高端國產化稀土軸承鋼創新技術。短短一個月時間,首批高端稀土軸承鋼便順利生產下線。 ) v9 `2 ]* x* K) Y2 L, l3 W
在這期間,西王特鋼和中科院金屬所與稀土軸承鋼國產化下游高端客戶還在西王特鋼召開了稀土軸承鋼國產化合作推進會,確定了稀土軸承鋼國產化研發方向,并建立了供需合作關系,共同開展高端國產化稀土軸承鋼生產線建設。目前,首批下線的高端國產化稀土軸承鋼完全滿足了高端客戶的質量要求,已按照技術協議開始供貨。
' ^- d- _& x$ {1 [5 D. S
- y* f* [1 s3 g5 f' T; Z# Z/ ?1 E / O1 ~7 ^0 R8 \3 U: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