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必搞成附件
十八個故事
1 u* c: z* _8 s" x: e8 P, @# x
& @2 T2 n4 W8 q6 U4 i( h1\! Q9 s- V5 v& O5 |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壁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 p, y( x6 @, q" F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么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 N* H; i/ N3 s" _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1 k) R! x$ m2 r7 j+ U- d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什么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 v) F1 A6 w, p+ n& P* A; p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于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 X' I+ V4 Q; `8 g2 V
$ c2 W0 ~8 J& \: S4 J% L; b2\
3 {2 J, J, \+ l- |* d$ }2 _ 陳阿土是臺灣的農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攢了半輩子的錢,終于參加一個旅游團出了國。 , D: s( R& F: c! Z; i- ~
國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鮮的,關鍵是,陳阿土參加的是豪華團,一個人住一個標準間。這讓他新奇不已。
8 t5 ^ @7 m/ |( P8 ]5 S2 f 早晨,服務生來敲門送早餐時大聲說道:“GOODMORNING SIR!” 8 b/ q3 w, B1 }, S( u6 {% a; P
陳阿土愣住了。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鄉,一般陌生的人見面都會問:“您貴姓?”
. i' r% ]- Q o: ` 于是陳阿土大聲叫道:“我叫陳阿土!”
" L6 X% X6 r6 m 如是這般,連著三天,都是那個服務生來敲門,每天都大聲說:“GOODMORNING SIR!”而陳阿土亦大聲回道:“我叫陳阿土!” 8 w! R' _( F$ k& Q! }. m
但他非常的生氣。這個服務生也太笨了,天天問自己叫什么,告訴他又記不住,很煩的。終于他忍不住去問導游,“GOODMORNING SIR!”是什么意思,導游告訴了他,天啊!!真是丟臉死了。 ! g/ W% e1 r5 L8 t; i* H
陳阿土反復練習“GOODMORNING SIR!”這個詞,以便能體面地應對服務生。
; s1 T! |6 h. o8 c 又一天的早晨,服務生照常來敲門,門一開陳阿土就大聲叫道:“GOODMORNING SIR!”
9 C5 V& @2 o& i! S+ X: } 與此同時,服務生叫的是:“我是陳阿土!” ! l( e1 `; G" H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與意志力的較量。不是你影響他,就是他影響你,而我們要想成功,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影響力,只有影響力大的人才可以成為最強者。
" D. r2 m% A% R
/ }3 Z/ k3 a, s; N. v2 I: }3\
9 R* j2 i$ o( N+ L- b# y) q2 ?2 C 十一.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三個一人一個要求。 , N- F8 d$ c% _% F
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 e7 S( @+ O d- D
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
! i2 K) l% q3 s S 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 T& H% I6 H4 `* n% Q* q' ~ 三年過后,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里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
; E/ ?& i0 }; ~8 i+ ?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里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里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 0 Y8 i$ _+ m( T# J3 l& t
最后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 `- L: {) ~( [, ^* L% x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什么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后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的創造自己的將來。5 T5 s5 @! A; L0 n' y! ~2 o
1 r% s+ j+ G; ]3 L$ J4\
/ c4 \+ f H' |' z, z. \2 g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0 `- ~8 K+ b o# y: `' K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
5 T# v9 B% X. f( E5 }( I& F/ c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 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 K( f8 x B# M$ ^: j# Q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里,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 a7 R( I' ?+ f$ K: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