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慕之 于 2018-8-20 21:58 編輯
- x) d4 i& g7 U9 _( c7 k3 S
6 S' x4 p: ~7 K9 B2 L1 j. N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 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O* D' }! i; L7 c$ c( B
! M: x- g1 I6 R5 l( p' D* p9 p3 n8 x; h, W
9 D. P/ l; U5 e) J
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又規定,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 f5 Y" @; j& X3 n1 Z A5 H: k6 R$ x* s% A) e$ M1 p
3 ?- t5 }) ^9 _+ ?$ ~ }如此一看,經濟補償金標準不可能跑出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去7 b Q+ L; l) P9 O5 ]3 T$ [
4 G- A) t( ~; ^: v& ], i, ]+ e2 O# S3 F9 B
所以,征不了稅, w$ ~9 G, P-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