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三大廠:這三家在國內堪稱菜刀屆的天王明星,尤其是雙立人(ZWILLING),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另外兩家福騰寶(WMF)和三叉(Wsthof)也是不遑多讓,堪稱德國品質的典型代表,你要是買菜刀送人,買這三家就對了。# ?9 _! ]+ d: |3 B/ x5 B3 Z( n5 |
) `( d) f9 ^" ~
那么這三家就一定這么好嗎?答案在我這兒肯定不是,如果說尚在堅持原裝進口的三叉還有節操值的下限的話,那么雙立人和福騰寶這兩個非常接地氣的品牌就實在是上不得臺面了。1 \& D& |$ q# Q
3 G: v8 W6 }3 l7 U
日系品牌:日產廚刀其實很早就出口歐美了,進入國內時間則比較短,但是來勢洶洶,很多人在日產廚刀好用與否上吵的也是不可開交。我只撿幾個國內市場常見的品牌說說,主要是因為日本小作坊甚多,想把品牌認全了都很難,你指望一次說齊了是不可能的……
: f9 M1 l( |5 a+ m ^4 {
1 j( W& O# D+ Q# Q+ B8 B j 藤次郎(Tojiro),這個品牌在國內還有藤次郎別作以及藤次郎特作等諸多兄弟品牌。
0 e F$ x0 H5 v K, S1 A, x$ q9 W' S7 B0 }6 y
這個品牌走的是中下層路線,價格非常實惠,進入國內也算早,所以口碑一直不錯,我給它簡單概括了這么幾點,用料良心、做工粗糙、品控一般、開刃鋒利、刀型重復、多次提價。另外,藤次郎一直沒有明說他家的粉末鋼的來源,所以要買的同學也請考慮清楚再下手。( I8 J( u3 ^2 o
! i4 `9 O8 B& g [ Yaxell,關市vg10消耗大戶,量產刀大廠,在國內的知名度卻遠不如貝印旗下的旬(Shun),這家的刀子有一大優點就是手感很好。整個品牌都是自家工廠生產,沒有代工現象,做工品控方面有一定的保證,開刃水平跟旬是伯仲之間,他家基本都是貼片柄,估計這也是手感好的緣故之一吧。' i: X7 f2 {1 w
3 }8 A% P7 x; l8 ^+ w 旬(Shun),這個品牌在國內網上這兩年也是如雷貫耳,再次證明了搞營銷還是美國人強,這是一個日本人生產美國人銷售的最典型的案例,雖然我把它放到日系品牌里去,但實際它是個徹頭徹尾的美國品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旬非常受好評的高端粉末鋼系列Fuji壓根不在日本本土銷售,你要買得從美國或者澳洲海淘……這個品牌簡單概括就是,低端有代工,中高端做工好,國內價格有水分,海外打折促銷力度有時會很高,另外這個牌子因為主要面向歐美市場,所以刀型設計明顯偏西式,不過有意思的是專門出了幾個和式的切付牛刀在北美和澳洲銷售。如果確實想買,建議購買Premier系列以及更高等級的粉末鋼系列,經典(classic)系列以及其下的系列似乎已經外放到代工廠生產,不再是本廠生產了。
5 W; m M$ V4 A4 F' ]0 |6 j, W5 F" o/ K2 ]
關孫六,跟旬一樣是貝印集團(KAI)的下屬品牌,主打就是日本本土市場,進國內市場比旬早,定位也比旬要低,鋼材最高只上到vg10,大量使用SK系列不銹鋼,做工開刃之類的基本都要比旬低一到兩個檔次,目前部分產品線是國內工廠在代工,不過也別覺得有啥,這些代工品一樣銷往日本本土。總的來說不是很推薦這個品牌,有那個錢為啥不買國產品牌高端貨呢?畢竟菜刀單純實用來說,配置的優先級還是要高過品牌不少的,我是這么想的。1 w; C- e+ L0 x5 S
$ M& k0 ?3 C+ k% i; u
雅(Miyabi),這是雙立人集團(ZWILLING J.A. Henckels AG)旗下的日本工廠,自有品牌是雅(Miyabi),但是它還肩負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替雙立人的高端系列進行代工!唯一要強調的就是這家的品控很一般,所以出現一些刃線不齊,刀柄開裂之類莫名其妙的問題也別覺得買了把假刀,這證明你買的是正品……: M8 \' d2 k9 {
2 Z7 z* y$ k3 V2 |/ I; i0 T
具良治(Global),這家在國內賣的也還可以,但是有幾個點需要特地說明一下,一是他們家開刃是蛤刃,什么是蛤刃你不用知道,摸一下你就懂了。這種刃形鈍了就很難恢復,而其優良的切割感恰來源于這個開刃方式。但是由于第二個問題就是Global使用的鋼材很一般,導致保持性也很一般,沒兩個月可能你就要磨了,還磨不出之前的切割感。三就是他的一體柄偏薄,手感沒有看上去那么好,最后就因為他是機械生產的模具刀型,仿品橫行一時,購買時請多多注意……9 O) e& v7 j) y! O2 k+ L$ C
; a$ F/ `" W0 l. e2 l: @& u& [7 y 堺孝行(青木刃物所),這家在國內銷售的主力刀型是非常有意思的,為啥有意思呢,因為這些刀壓根不是他們做的,相同的刀型你可以在多家品牌上看到,比如堺實光。說白了,你經常看到的堺孝行和實際上的堺孝行是兩個東西……雖然話是這么說,他家的或者很多家的那個33層vg10系列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刀型設計合理,做工過得去,開刃水平相當不錯,關鍵是價格還不算特別貴,預算充足的同學值得去買個一兩把。另外堺孝行現在又出了個45層的系列,略貴一點,還沒接觸過,不好評價,期待大家的開箱……
2 C& F+ P7 U: b" _% y/ j2 H! z n. p8 T8 V3 ?9 Y
國內品牌:前面說的日德兩家呢,總體來說價格都比較貴,不是很接地氣,但是作為世界工廠的我們其實很早就開始給全世界供應菜刀了,只不過受限于國內政策影響,很多陽江地區的廠子長年只做外貿單,畢竟FISSLER、沃爾瑪一個訂單就30幾個集裝箱柜子,國內市場一年也賣不完一條集裝箱柜的菜刀吧。這就導致國內市場長期處于一個畸形的狀態,有國外訂單的被買家要求不斷提升工藝、生產水平,但不想做國內市場;那些接不了外貿大單的小工廠,就想盡辦法勾搭有品牌的象王麻子、蘇泊爾來做代工,實力再差的就創個品牌賣淘寶,哪個概念火就上哪個,甚至收大廠的剩鋼回爐生產,這也算學拼兮兮的“消費降級”吧。
9 g' I+ j" d4 B: `1 I
. A* L" J2 Q+ @ 十八子作,這家很早就打國內市場的品牌了,陽江號稱品牌大廠的也就這家了。但是也受限于一直在國內市場打轉,其生產和銷售業績在陽江本地估計也就排第5-10名區間。由于沒有外貿單打磨,其供應市場的產品品質一直上不去,無論用料還是做工水平都很難稱得上令人滿意。所謂套刀還有那些亂七八糟的附件更是碰都不要碰,畢竟家族企業內掌舵的都已經快70了,都搞出個音響博物館來了,估計生產也就低水平維持著。當然目前市場上要想買到有點歷史的品牌也不太多,這也許算是十八子存在的意義吧。
- c! W, t/ ~5 ^7 b4 S3 ?) U4 T6 W1 \% l# k
陳枝記,這是香港品牌,不知道什么時候被炒起來了,很多人選中片一定要陳枝記,還催生了專門代購這個品牌的淘寶店,這家做的最好的是碳鋼系列的桑刀,一律老鼠尾穿柄,做工堪稱粗糙,但是整個刀切感很好,易磨好出鋒,講白了,這就是面向中餐廚師的,口碑也是從廚子們那兒傳過來的,結果很多人跑去買了陳枝記不銹鋼片刀……所以很多人其實還是不知道到底自己要什么,反正買把刀就是用,僅此而已。
3 O+ T% n# C6 C% Y' T5 N5 d! L. s+ O8 Z
張小泉/王麻子,這倆放一起說,其實還有很多地方性的品牌,這倆更知名一點,所以代表性更強一點,類似這種品牌,簡單概括就是陽江生產,價格坑爹,做工一般,全靠情懷,其實樓下的自由節拍也說了,這些地方性的品牌早就被曾經國有化后的品牌持有人賣掉了,同你們記憶里的那個王麻子張小泉早已不是一個東西了。這類品牌其實跟蘇泊爾之流是一丘之貉,他們的背后都是陽江大小代工廠,甚至會出現一套刀里水果刀A廠做,中片B廠做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所謂的刀也就真的只能叫刀而已,離能用的鐵片的距離實在不是很遠……至于用料做工什么的就不要想太多了,至于值不值得為他們花錢甚至花上三位數的人民幣,大家應該心里有一筆賬了…! K- Y( i9 y) T- ~# V1 S
9 ^1 q5 s2 _5 b5 Q9 l% @
德世朗,這個品牌很有代表性,主打網絡銷售,淘寶上類似的品牌數不盡數,這家還算做的大的,基本上市面上流行啥他們就供應啥,以前德系吃香他們的文案就寫德國進口鋼材、深冷處理,這兩年花紋鋼(大馬士革)流行,他們的文案就變成日本/德國進口大馬士革鋼材,經人工多次鍛打折疊后形成精美無比的花紋云云……他們的后面是誰呢?還是陽江……他們更惡心的地方在于蘇泊爾之類有可能用材比較摳門但是還會去找大廠代工(怕砸自家牌子),而這類牌子往往就找中小型廠家代工,所以無論鋼材還是熱處理乃至研磨開刃都是陽江末流的技術水平,同那些做外貿單的大廠比起來更是一塌糊涂……激光大馬也是這類廠家想出來的好點子……所以你問我這類能不能買?能買,也能用。他們也會回你一句,40塊的菜刀,你想怎樣?
0 o& c* E2 |1 H& Q' u5 U6 X* r, k% F7 Q G9 x
拜格,這也是一個類型品牌的典型代表,沒錯,他的背后依舊是陽江,但是操盤手變了,這類品牌的操盤手直接就是陽江廠家自身,主打的同樣是網絡銷售,那么他們同德世朗有沒有區別呢?有,整體做工用料水平會更有保證,畢竟自家品牌,終究要關心一點,但是問題還是在自身技術水平所限,供貨渠道也時有受限,另外節操值下限不是很高,只要能賺錢,往往對騙小白沒什么心理負擔,什么2Cr標7Cr/8Cr的違反鋼號的說明,50來塊的東西用一年,就看你上不上鉤了。
9 u. Q% D5 x$ J% C6 R
/ W; Y) L6 c! D% N6 Q2 l. \ 拓,拓必拓公司也是很扯淡的新品牌了,這家代工做外貿單出身,掛了個新三板就說首家上市企業,網上說20年工廠,查企信通是2009年成立,老板不是陽江人,所以在陽江做起來后本地企業都不怎么跟他做配套。這家的做工由于有外貿的合同,標準化還好,刀型選擇多,網銷有事業部。但是他們最大的問題是在于老板對生意戰略很搖擺,有時想融資撤出,有時又請團隊專攻外貿,前年還搞刀具平臺,內部精力被折騰的很嚴重。所以國內市場銷售策略非常奇葩,好像2018年又換了一批高管,搞不太明白這個品牌的投入方向在哪里。& s" d1 @9 G: b) ?
6 ?* p8 k5 G2 y/ Y: M0 J, _5 ]8 p
南方兄弟,跟拓必拓一樣,陽江大廠,代工出身,工廠的技術水平無需質疑,就是營銷水平堪稱災難級,從這個品牌名就可見一斑。但是這家廠子比拓好點,起碼潛心工廠生產,在用料做工上還算良心,就是營銷糟糕。' F6 a$ g. Z, x3 z" Y1 b
# s, i' [# |4 d
老鐵匠,后面生產廠商是獵人刀具,1999年建廠,老板很低調,一直在陽江本地賣一個品牌叫老鐵匠,有兩個類別,足斤/八兩。工廠和十八子一樣大,專攻外貿單,沃爾瑪和FISSLER等大牌的指定生產商,生產技術水平受外單指標管控,選材工藝都過了歐盟等的指標。好像2018年開始將國外代工的廚房用品在國內上市,物料材質指標比較高,刀身材料不低于5Cr,還搞了個槍托木的手柄,下次做個開箱測試發上來看看。, S2 X( O& V2 }
$ S5 r# u9 H: g, u# s4 K5 |; d8 _ ![]()
8 {$ s. s! r& R5 B2 S/ G& _5 U5 k6 {$ t3 v9 e3 d, B
鄧家刀,也是以網絡銷售為主,文宣也是各種不著調,但是產品質量還是湊合的,做工糙,開刃水平一般,但他們喜歡玩焊接刀刃那一套,也就是只在刀刃處用九鉻鋼,其余部分用413之類的充數……這個牌子在被知乎推薦后很是火了一陣,居然也開始出三位數的中片。( }0 k$ U7 d" {9 G, }4 N
v9 X. {* G! J' p' F( k8 N
價格越到高處,廚刀之間的區別越小,100塊和1000塊的刀可能差距很大,而1000塊的刀和1500的刀可能差距就很小,越到高處提升空間就越小,不是專業人士可能真的感覺不出其中的區別,所以不用一味追求高價。: V# f9 F+ V" M9 r: J8 `0 W6 j
4 M+ E/ t( S V0 k* y 如果你是土豪,只是想刀具的樣子夠騷氣,那就Bob Kramer,本來挺小眾的刀具,因為一部《好先生》搞得人盡皆知,現在和“旬”還有“雙立人”都推出了合作款,大家愿意燒錢,就直接去他家好了。
3 }, Z( b I( ~$ D1 @ `/ c% I% i0 C6 F+ |% j7 ]
至于品牌選擇,一般來說,現在大廠的刀都不錯,國產的有張小泉、十八子,新派的有蘇泊爾、老鐵匠、鄧家刀,進口的有雙立人、三叉、WMF等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選購,這些品牌的刀具在設計和材質都沒啥大毛病,其高端產品還往往有出彩的表現。
: P( o6 {3 t: i6 L; Z/ k: K3 s0 s# `0 z) S6 B/ ^
但是日系廚刀水就比較深了,加上國內商家炒作,除了大品牌旬、關孫六,現在類似Yaxell、高村作、下村工業、界孝行、藤次郎等等都有人售賣,多到數不過來,而且日系產品講刀型講材質講開刃方式,價格也比較高,建議大家最好對某種刀型適應了再買,不然買回來不好用你會心疼的。
# f9 l4 u% o# Q4 Y, n1 z7 k) x6 W
% r P- d3 R0 B: Z; n! H) @ 但是問題又來了,高端的菜刀能有30年,價格為高端菜刀的十一分的普通菜刀能用三五年,請問又多少人愿意去買能用30年的菜刀呢。30年后世界成什么樣都不知道了呢。5 W1 Y3 }8 |! X: C
1 w3 L5 q2 H0 @
一把刀就能做出三絲豆腐羹,日本和德國的廚師能么?
3 o. B6 |% E9 W6 R, L+ p+ y- M) ]5 J& g7 T* Y) b/ t: Q, ?) h
不提升自己的廚藝刀工,反而吹毛求疵的去比賽做各種廚刀,不覺得搞笑么,那些放在廚房的,甚至所鎖在箱子里面的廚刀只有幾個人看到,造得再漂亮,也不過是為自己廚藝刀工不過關而假借外物來掩飾
3 [" Y& u; S( ^# v7 V/ x+ K; U$ Q- t( q7 Y& W
為什么廚師的匠人之心不是用在提升自身廚藝上面,為什么刀匠的匠人之心用不是用在鋒利的、更多人能觀賞到的佩刀或者佩劍上面,日本人看不到也就罷了,國內還有人去吹,匠人之心是個好東西,但用錯地方,它就沒個卵用。是的,中美俄各大國都不注重這個。做大事不拘小節。 日本人性格相對精細。 其實日系廚刀鋼筆,都有模仿德國的影子。 自山寨起,后發而精。相對更物美價廉。日本的刀牛逼,看得人多買的人少,法國的奢侈品,意大利的跑車有錢就買了玩玩,沒錢就看看,不是非買不可,中國銷往全世界的商品大多不高端,但都是人人都離不開的必需品,你不買中國的就要花更多的錢買其它的,常換常新或者用完就扔的東西高端不高端又怎么樣?有沒有得用,買不買的起才是關鍵。以前吹汽車,吹高科技,吹家電;后來吹鏡頭,吹電飯鍋,吹馬桶蓋;現在該吹刀具了——日本真是越混越牛逼啊- g- p; f' I1 }- ]
: {" X2 U" i& g
|